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游在楠溪   ->  正文
陡门“仙人洞”和“仙人镜”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12 23:22:01 作者:胡雄健 字体:

  九月底,县志办的高远委托陡门山有田的陈永建带上柴刀,为我们寻“仙”之旅带路,先访“仙人洞”,再探“仙人镜”。

  “仙人洞”与破火山口

  陡门村,旧称轰川,“陡壁崖门大奇观,山水交汇成轰川”,原属陡门乡,是正宗的永嘉山头角,现属城东街道。陡门之山门早已为虹三线公路所通,“天堑变通途”了。

  在陡门村形似鸟喙的老鹰岩对面,有一条山谷,谷口有个牌子,上书“天下第三福地仙磕山”,令人忍俊不禁。洞天福地,是东晋时就已形成的道教概念,唐代司马承祯的《上清天地宫府图经》有天下七十二福地之说,如大若岩陶公洞是第十二福地。该《图经》记述的第三福地为“仙磕山,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梁城,或为乐城之误,但无仙磕山,于是,修道者就捷足先登,将“仙磕山”纳入陡门版图,因此地“仙人洞”多,供奉的“大仙小神”也多。

  这里山崖岩壁陡立,有规律的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孔洞和空穴,非常醒目,且集中于地面往上十多米宽的范围内,形状各式各样,有近圆形的,也有多边形的,有的则大洞套小洞。这些孔洞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儿的岩层属于火山集块角砾岩,是靠近火山口相的岩石类型,局部有明显的流纹构造。所谓火山集块、角砾,是指岩层中大小不等的岩块。白垩纪火山喷发期间,炽热的岩浆从火山口猛烈地喷涌而出,强大的爆发力将火山口或火山通道附近的岩石崩碎,并伴随着岩浆一起喷射到高空。因重力作用,岩块按质量大小先后降落于地,落入地表的岩浆流或火山灰之中。直径大于10厘米的岩块,在岩石学上称之为集块,直径2-10厘米的岩块则称之为角砾。既有角砾,又有集块的火山岩,就叫火山集块角砾岩。

  火山岩块与围岩之间因岩性差异而构成明显的岩性边界,这种边界是风化侵蚀的薄弱面,在风化作用下,火山岩块易脱离围岩,留下一个“负模”,形成一个孔洞。在火山岩块密集的地方,就会出现成片大大小小的孔洞、空穴,相邻的孔穴还会因风化侵蚀而合并成一个更大的孔穴。在漫长的地质岁月里,这些孔穴就会变得越来越大,乃成“仙人洞”之雏形。

  由于火山集块的质量和块度都较大,故只出现于火山口或火山通道附近,而质量轻的火山灰则会“缠缠绵绵绕天涯”。换言之,火山集块的出现,寓示着附近存在火山口。由于白垩纪火山是多次爆发的,后来的火山活动会将先前的火山口破坏掉,而以复活型破火山的形式存在。火山集块岩的出现,说明其所处位置在火山口附近,即一亿年前,陡门村曾是火山口之所在。远眺“鹰嘴岩”右侧的岩层,近水平的层状构造非常清晰,这很可能就是火山口湖或破火山口湖的火山沉积相产物。

  向导老陈说,山上有一个大洞,因洞口堆满了碎石和泥土,且位置比较高,故习称为“暗洞”,曾是隐蔽性很好的赌窟。我们到达这个曾经的“暗洞”跟前时,发现早已旧貌换新颜,鸟枪换炮了,成为高大上的“北斗洞天”了,洞里供奉着纯阳真人,即八仙中的吕洞宾。据洞口“仙磕山碑铭”,这里属道教天心派的道场。显然,这个高约8米,宽约10米,进深有20多米的“北斗洞天”,是这里的“仙人洞”之一,也是因火山集块脱落而逐渐风化扩大形成的天然洞窟。当然,这种扩大也有人工之力。洞壁上,还有一大片细小的钟乳石状钙化,这倒是火山岩区难得一见的地质奇观,并印证了南朝《永嘉郡记》中有关固安“穴出钟乳”的记述。

  在“北斗洞天”对面的山岩上,有一片洞窟群,高远《灯下陡门》中提及的“白蛇洞”、“隘罗洞”和“梅花洞”,应该就是这里了。“由来称福地,曾此集群仙”(明王叔果)。其中最大的洞窟,就是“隘罗洞”,本是地仙隘罗爷的修炼之所,但似从宋代就成了杨府侯王的洞府。杨府侯王,亦称杨府爷,是温州著名神祗之一,原型似为唐代都督杨精义,瑞安陶山人,后飞升成仙,北宋时赐封为杨府上圣,被民间奉为水神。明代抗倭时,还被尊为抗敌致胜的神明,有清一代,杨府侯爷成了万能之神,是永嘉最为常见的民间信俗之一。在洞窟的岩壁上,可见因火山岩块脱落而形成的众多孔穴,形态完整而原始。洞壁右下方有一块长约40厘米,高约15厘米的流纹岩集块,其上下边缘因岩性的差异而风化成细长的空隙,相当于洞窟初始发展阶段的缩微状态。

  “隘罗洞”左下方有一个相对较小的洞窟,似属“白蛇洞”,洞虽小,却热闹,群“仙”毕至,少长咸集,供奉的神祗有赵将军、翁将军、林娘娘、何娘娘、黄大神、赵小妹、赵小小妹等。这里的大小洞穴,其实远不止这三个,只不过有的不及人高,有的几乎被野草掩映了一半,未计算在内而已。边上还有几个上下排列的洞窟,由下而上分别为猪栏洞、牛栏洞和羊栏洞,洞外还搭建了台阶,以便人畜行走。显然,这是根据登攀习性,各司其“畜”,也不怕打扰了仙人的清修。洞外岩壁上有一株野藤,繁茂的枝叶几乎覆盖整个山岩,野性满满,生机勃勃。

  “仙人镜”与分水岭

  我们在大溪村吃过午饭后,就朝此行的终极目标“仙人镜”出发。汽车盘旋驰上永乐分水岭,群山连绵,远淡近浓,犹如水墨长卷,令人心旷神怡。远处呈岩钟、岩穹状矗立的百两岩,表面布满了平行的柱状节理,所以旧称百裂岩,应属火山通道相,其顶部有一个近乎圆形的山洞,通称“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是户外活动的网红打卡地,常人难以上去,其成因也应与前述火山集块的风化脱落和不断侵蚀扩大有关。

  上“仙人镜”,要先过一片甘蔗园和黑米稻田,再穿过一片茂密的丛树林,最后手脚并用,攀上陡峭的岩壁。幸好有老陈及其村里的伙伴在前开道,披荆斩棘,不然,还真难以上去。在小路下方的溪谷里,见有平行侵入的辉绿岩脉和霏细岩脉,前者呈灰绿色,具球状风化,像层层剥开的球菜,而后者则以立方体节理取胜,将坚硬的岩石切割成豆腐干状,堪称奇观。

  “仙人镜”,又名“天空之境”,位于山脊之上,两侧都是陡崖,附近的高峰叫蛛丝硐岗,实属永乐两县分水岭。乐清一侧是淡溪镇,其中上埭头村建有“永嘉四灵”之“翁卷纪念馆”。翁卷入选小学课本的《乡村四月》:“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是知名度最高的古诗之一。在毗邻永乐分水岭的淡溪境内,近日还发现大片史前岩画,其中的“四齿钉耙”纹(似为玄鸟纹)与此前永嘉境内发现者如出一撤。

  “仙人镜”的岩性是火山凝灰岩,致密而刚硬,发育有密集的节理和裂隙,局部保留着清晰的擦痕和断层阶步。由于重力作用,两侧的岩层因风化崩解、垮塌离析而不断减薄,最薄的地方只剩有几厘米厚。密集的裂隙和节理使岩石的完整性受到很大的破坏,以致垮出一个孔洞来,凛冽的山风和冻融作用,令“遍体鳞伤”的“仙人镜”不断侵蚀扩大,终成一个口径约1.2米的不规矩形状的“天窗”。透过天窗,郁郁苍苍,可见远山如黛,近树缤纷,颇似一幅中国画的斗方。随着角度的变换,“天窗”中的画面也随之而变,“山色空濛雨亦奇”。

  远望“仙人镜”,很有古老建筑“阙”的味道,“仙人镜”的上方,呈“凹”字形,左右两侧各有一块凸起的巨石,而且其中一块还是无根的,即上下岩石之间,被一道水平节理所断开,头重脚轻、摇摇欲坠,当中则呈现为U形的豁口,相当于一扇破了的天窗。若将下部的“仙人镜”看作一个门形通道,那么,“仙人镜”在整体上,就形似“石阙”。

  将“阙”的下部称之为“仙人镜”,既与其薄而透的“天窗”状形态有关,也因为“仙人镜”侧方,原有一座玉池庵,前清时香火颇盛,庵前有水曰“玉池”,相传有仙女在此沐浴戏水,然后梳妆打扮,“对镜理花黄”,故有“仙人镜”之谓。山里的天,孩儿的脸,山雨说来就来,打在脸上冰凉凉的,而此时的“仙人镜”,就成了山脊上唯一可避雨的天然屏障。我们冒雨下山,半道上,碰见为我们送雨衣雨伞的甘蔗园主人,令湿衣漉漉的我们,心里暖暖的。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