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定制家具凭其个性化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然而,在关注独特品位与风格的同时,很多人对一些潜在的缺陷并不了解。这其中,定制家具过程中出现的尺寸偏差、缺斤短两,就是容易被忽略但却经常发生的问题。
今年8月份,陈先生在桥下镇某移动门专卖店订做了一个整体式橱柜。经店方派人上门测量尺寸、双方商定款式后,陈先生在合同上签了字,预交了1000元定金。一个月后,店方将做好的橱柜送至陈先生楼下,要求立刻交齐货款,否则就不予安装。陈先生无奈之下只好补齐剩余货款。然而在橱柜快装好时,细心的陈先生却意外发现,实物的柜子与原图纸并不一致。于是,身为数学教师的陈先生开始对照店方的设计图纸逐项核实,拿出尺子测量后,他发现这个橱柜的长度由原定的300cm变成了260cm,店家由此多收了200余元的材料费。最郁闷的是,如此一来,原先买好配套的抽油烟机就根本不适合安装了。陈先生非常恼火,立即要求店方按照设计图尺寸重做,却被店主以订做不能再次销售为由直接拒绝。此后,陈先生多次找该店理论,该店却回复让其凑合着用,对陈先生提出的要求始终不予理睬。
近日,气愤又无奈的陈先生向工商部门投诉要求帮助解决。桥下工商所立即开展了详细的调查、取证。经多方了解后,工商干部发现橱柜实物尺寸确实如陈先生所说和设计原图纸相差很大,但是由于之前双方签订的合同并未详细标注具体尺寸,而标注尺寸的设计图上又没有双方签字确认,调解一度陷入僵局。经工商干部多次组织双方协商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店方退还消费者陈先生多收的材料费200元,并向陈先生赔偿其所受损失600元,共计800元。双方对此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工商提醒:目前定制家具服务缺乏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处理消费纠纷少了“标尺”。在接受定制家具服务订单前,经营者一般会要求消费者全额预付款或按一定比例支付订金。但是半成品和制成品须经测量、设计、加工、交付、安装,中间层层环节很多,一些不法商家会在尺寸中暗藏手脚、偷工减料。如果双方事前没有对家具的尺寸、价格、材质等重要内容进行详细约定,经营者又没有按照相关要求提供给消费者《家具产品使用说明书》,一旦产生消费争议,消费者要求退货时难以要回货款。因此,消费者在定制家具时,最好保留好设计图纸,在事先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订货单上应事先写清装饰材料的颜色、规格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记者 李嫣 通讯员 周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