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有诗云,“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屐,是由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所发明创造的登山远游鞋。据史载,谢灵运曾把当时固定的连齿屐改为活动齿,他在木屐底下装上两个可以活动的木齿,上山去前齿,下山去后齿,这样就便于上下山行走。
2005年红蜻蜓集团中国鞋文化博物馆建成之后,谢公屐就陈列在里面,只此一双。据红蜻蜓负责人介绍,谢公屐(仿制),是根据三国出土的木屐仿制而成,而其设计者是温州民俗专家叶大兵,他历时几年,在翻阅了好多资料,并经过一一考证之后才动手设计制作而成。
该集团工作人员表示,叶大兵老师一直潜心研究中国民俗,主张“学有所用”,并是一位“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者。在对鞋文化研究中,他对谢公屐也很感兴趣,一直在研究、收集相关资料。直到集团负责人找他一起建设鞋文化博物馆的时候,他还没设计制作出谢公屐。
在寻找谢灵运山水诗之旅采风活动中,谢公屐屡次被专家学者提起,却鲜有人知道,谢公屐早已被我县鞋企研发出来了。
有关专家学者纷纷认为,随着谢灵运的遗迹逐渐被开发出来,谢公屐完全可以成为谢灵运游览点的附属旅游产品,这对楠溪江旅游业发展不可谓是一大益处。但对于这样长远的计划,红蜻蜓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不具备可行性,需要规划安排。鞋履虽小,天地很大。谢公屐的制作原理和作用,足以感叹古人制鞋的先进理念和创新思维。为了让读者对谢公屐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报特地转载了叶大兵撰写的《解开“谢公屐”之谜》一文。(记者 胡艺罗)
揭开“谢公屐”之谜
阅2000年11月24日《温州日报》,在第二版上登了一则新闻,标题是“寻找谢公屐”五个醒目的大字,内容说,最近,永嘉县人民政府等有关单位,筹划投资拍摄电视片《永嘉太守谢灵运》。剧组编剧和导演除了诚意广聘有关男女演员等外,特别提出寻找“谢公屐”的原型鞋样。一方面是恢复这双一千五百多年的古木屐,一方面为拍摄提供道具。我感到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当天晚上,我根据所掌握的历史资料,作了如下考证:
“谢公屐”的由来
根据文献的记载,“谢公屐”为南朝宋谢灵运所创,《南史·谢灵运传》载:“(谢灵运)灵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数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后人美其名叫“谢公屐”。但其木屐具体形状,至今没有发现,历代所引用的仅是“上山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而已。因此,“谢公屐”留给人们只是一个蒙胧的木屐印象。
由于“谢公屐”出于这位大文豪之足下,又有独创性,穿上显风流倜傥,文雅高洁,实属韵事,故历代文人多有歌颂,此后又多了四个别称,即“寻山屐”、“登山屐”、“谢屐”、“山屐”。由于它的实用功能。先被称作“寻山屐”。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诗之一云:“谢氏寻山屐,陶公漉酒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宋元《送陈行之之信州推官》:“自补寻山屐,唯亲垫雨巾。”唐·朱放《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一诗云:“雪里登山屐,林间漉酒巾”。宋·陆游《杂兴》诗:“尚弃登山屐,宁顺下泽车。”明·顾炎武《子德李子闻余在难特走燕中告诸友人诗》曰:“每并登山屐,常随泛月觥。”并且被省称为“谢屐”或“山屐”。明·冯梦龙《警世通宵·崔衙内白鹞招妖》:“暗想云峰尚在,宜陪谢屐重游。”刘长卿《送严维赵河南》诗:“山屐留何处,江帆去独翻。”这就是“谢公屐”的由来。
木屐文化史
见报载,有人说:“谢公屐是中国第一屐”,也有人说:“木屐始于春秋”。这两种说法都值得商榷,因为它没有反映我国源远流长的木屐文化史。我认为,木屐的前身,最早可上溯到夏代的“梮”和“橇”。《夏书》载:禹堙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乘橇,山行则“梮”。唐颜师古注引如淳之语:“梮谓以铁如锥头,长半寸,施之屐下,以上山,不蹉跌也。”又《史记·夏本纪》:“泥行乘橇。”橇是木板制成的鞋子。鞋头高翘,两侧翻转如箕,中缀毛绳,前后系足,底板甚阔,则举步不陷,着之便于行走泥地,可见夏时的橇,是一种泥地行具,已初具木屐雏形,后来发展成为海涂上的交通工具。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六:“《正义》曰:橇形如船面短小,两头微起,人曲一脚,泥上擿进,用拾泥上物,今海边有也,自禹始之”。从文字学考证,那时的橇,又有“扌辈”“擿”“撮”等别称。
到了春秋,有孔子屐之记载:“孔子至蔡,解于客舍。入夜有盗孔子一只屐者,盗者置屐于受盗家。孔子屐长一尺四寸,与凡人异。”(《太平御览》698卷引《论语隐义注》)。又有关于晋文公想逼重臣介之推出仕,火烧绵山之举,介之推坚拒不出山,抱树被烧死,后文公以此树之木作木屐,以寄托哀思,世云此为“足下”一词之由来,又有西施“响屟廊”之说。当时木屐又称“屟”。据载,吴王夫差为使西施喜欢,在苏州灵山寺旁建筑离舍。舍内特建了一座长廊,在廊内有条铺砖石的路,路上埋有空瓮,因西施足大,喜穿木屐。当她走在上面时,那木屐轻敲地面就会发出悦耳的叮咚声,后人称这为“响屟廊”,以上三例说明,在春秋已流行穿木屐了。
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木屐已普遍在民间特别在江南各地流行。《后汉书·五行志》:“延熹中,京都长者,皆着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面,五彩为系。”(即漆画屐)南北朝时沿袭此习。《南史宋本纪》:“(武帝)性尤简易,尝著连齿木屐。”北齐《颜氏家训·勉学》载:梁朝全盛之时,贵族子弟……无不驾长檐车,(着)踏高齿屐。由此可见,谢灵运是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根据他上下山的实际情况,别出心裁、对木屐进行了改革创新,产生了活络齿屐,这是他的功劳。
我国古代木屐,通常由楄、系、齿三部分组成。楄,即底板:底板上施以绳,名“系”。齿:即装在屐底下的木条或铁条。其结构大体分“有齿木屐”和“无齿木屐”以及“连齿木屐”等三种。都为木制。前者在屐板下装上木成铁的齿。中者高头平底,上用绳系,形似后代拖鞋。后者以整块的木料削成木屐,屐齿和展底相连,无需另配。朝鲜族也有连齿木屐(图一)。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有人认为“宋代以前的木屐尚无实物可见”。这种说法也是无根据。1979年,我国在江西南昌南吴高荣墓就出土了两双连齿木屐。这种木屐以整块木料制成,屐齿略小,呈倒梯形。屐底相连。其中,一双屐底钉有铁钉(前齿四枚,后齿三枚)。屐面以木料制成,以代绳索。屐长25厘米,齿高6厘米(图二)。1980年,在我国湖北鄂城三国时代吴墓又出土了一双以漆木制成的连齿木屐,屐齿横向,呈扁平形,屐长26.7厘米,宽9.4厘米、齿高10.4厘米(图三)。虽然目前尚无南朝的木屐出土,但以三国东吴时的木屐作为依据,来研究谢灵运所穿木屐的质料及样式,则是比较可靠和可信的。
谢公屐之谜
根据以上资料,我认为:谢公屐是一种活络双齿屐,即《南史》中所载的,“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的木屐。其形成用块木削成屐状,船形,屐底装有铁齿,前后各二,长寸余,横向呈扁平竖直形。为了利于上下山防滑、防跌、把原来两根固定的木或铁齿改为活动屐齿。制作时,用“露卯法”,即先在楄(屐底),凿以榫眼,其孔穿透,然后将屐齿之榫从下自上穿于屐底,并用铁钉销住,因齿榫(即卯(外露于楄,亦称“露卯”这种制作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比较流行,称为“露卯”。《晋书·五行志上》:“旧为屐者,齿皆达楄上,名曰露卯。”这样,如要拆下屐齿,只需拔掉铁销子即可。如要装上,仍用铁钉销住,也很方便。以上考证和叙述,不知是否基本符合历史事实,请专家们指正。以收集思广益之效。(叶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