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文化钩沉   ->   东嘉旧事   ->  正文
渡头街:曾经的“小温州”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5-24 09:40:03 作者: 字体:

  根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位于城北四十五都,有延天台,望碧峰,龙头岩,独秀峰,并起如莲花状,故名碧莲。”

  在小源片区楠溪人的心里,碧莲一直是热闹繁华之地,早在清朝前就形成一条渡头街与一个渡头埠。

  在解放前,永嘉县第十区行政区划包含了碧莲、四川、大若岩、昆阳、茗岙等地,而碧莲是第十区的公所驻地。渡头街是第十区最繁华的商业街。

  同时,在陆路交通基本靠走的年代,水路才是人们赖以出行的方式。渡头埠是碧莲、四川甚至仙居、缙云、青田等地的人们前往城底的必经之路,经渡头埠穿过小楠溪,才能继续步行至桥下韩埠坐客轮到达城底温州。

  渡头埠与渡头街相辅相成。如此,渡头街与渡头埠变成了小源片区最热闹的地方。斗转星移,时空飞梭,尘土飞扬后,睁开眼睛已经是另一番景象,渡头街这条老街也不例外。让我们在时光的长河里,按下慢放播放键,看一看老街坊们为我们带来渡头街一帧帧的变迁画面。

  村民徐金年:楠溪江的“小温州”

  “到渡头街嬉下!”“逛街去,逛街去!”这是徐金年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常常说的话。今年66岁的徐金年说:“那个年代,楠溪小源片只有这一条商业街,大若岩的人也要上来这里买东西,在大家的心里,这里就是‘小温州’。”

  小时候的徐金年,放学后正好路过渡头街,踩着一个个光滑圆润的鹅卵石,穿梭在渡头街上。他说:“这里有一个小弯,那里有一个小拐,最早的渡头街不是特别直,而且宽度或3米或5米。逛着逛着就把自己身上的‘铅角子’(硬币)给用掉了。”

  从小在渡头街嬉的徐金年,将渡头街的变化一点点记在心里,南头以前有一个凹门,从凹门下去13步台阶就是渡头埠,通小楠溪对岸;渡头街东侧有一个嘉乐亭,亭子旁边是一个茶亭,供渡船的人休息、吃茶;对岸有棵150多年的樟树,那里就是埠头,樟树旁是一个竹楼,渡船的“船老大”住在这里。

  后来,1958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拆街运动,将东侧的店铺从朝南搬到了朝西,拆除嘉乐亭,将街道取直拓宽为12米;1961年凹门被拆除,1970年碧莲至巽宅段公路通车,1973年碧莲至巽宅始有班车,车站在渡头街北头,街面中间成了砖块,两边为鹅卵石;1987年碧莲大桥竣工,渡头埠停船。

  坐在重建的嘉乐亭里,徐金年说:“凹门拆了,80年代重建嘉乐亭,就建在了原本凹门的位置。”从嘉乐亭的位置看出去,渡头街南端还有一些保留了最早样式的木质房屋。 “以前整条街都是两层木质结构的房屋,最早西侧的店铺就有70多家,拆街取直后,店铺多达几百家。后来渡头街北段开始热闹起来,1984年以后,汽车开双桥中路了,南端这段真正意义上的渡头街冷淡了下来。”

  “船老大”徐宗昌:从“业渡”到2分钱船费

  在渡头街28号门前,几位老人坐着闲谈,其中一位就是渡头埠木渡船的“船老大”。“当兵退伍后,回家加入了碧莲运输社,撑过舴艋船儿,也撑过木渡船。”徐宗昌回忆道。

  “先说舴艋船儿,从前停靠在渡头埠的上方十几米,也就是如今碧莲大桥下的位置,当时运输社有五六十只船儿。一只舴艋船儿由一个‘船老大’负责,都是去沙头,去温州拿货的。”

  徐宗昌说:“撑船是件很累的事儿,小楠溪里遇到浅滩,那就要将长裤脱了,入水,拉起缆绳,将船儿拖过这一段。顺水下去,一天都能到沙头,然后赶潮去温州城底,逆水回来,有时候3天也到不了。”

  后来,徐宗昌改撑木渡船,从碧莲村与石湖村之间来回。木渡船与舴艋船儿一个形状,两头尖尖,少了那个箬篷。还是一个人撑一艘船儿,碰上了大水,有时水甚至平到凹门的时候,那就需要两个人。

  摆渡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工作,在报酬上,也留下一个很古老的方法:村里有一块田叫做渡船田,就是送给“船老大”的家庭耕种的。有了这块渡船田以后,无论是本地村民坐船还是其他区的人经过此渡,全部都是免费的。村里也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作“业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一天还有几百号人要渡江。”徐宗昌就住在对岸的渡船亭,只要听到有人喊“撑船诶,撑船诶”,他就要起来为他们渡江。“凌晨2点起来的也有,晚上10点了有时候还要撑船。”徐宗昌说:“一个人过也要撑,两个人过也得撑。”

  后来,“业渡”发展成了一人2分钱的船费。1987年桥通了,渡船也就停了。今年75岁的徐宗昌是是最后一批木渡船的“船老大”。

  渡头街28号住户邵蕊妹:轰轰烈烈的拆街运动

徐宗昌夫妇

  在渡头街28号门前,听着“船老大”说着以前的故事。邵蕊妹是徐宗昌的妻子,与渡头街也一同经历过很多事。聊天中,记者发现渡头街28号的房屋,两层两间木质结构,木板拼成的铺门已斑驳老旧,木梁依旧鼎立,整间屋子干净而清爽。“这是太祖业”,邵蕊妹说:“一百多年了,拆街的时候,把它从东侧搬到了现在西侧的位置。”

  一座屋子,怎能搬出几十米?

  “这有什么奇怪,1958年拆街的时候,都是这样搬的。”邵蕊妹接下来描述着当年的场景。

  全区组织了几百号人,在渡头街进行拆街拓宽。就按她家的屋子来说,先卸下青瓦,卸下木板,就剩下屋子的框架。在每个木柱上绑上一个扁担,由四个人负责一个木柱,她家的屋子就需要五十来人才能移动。

  “预备,起!”由一个发号的人发布口令,继而五十来个人,将屋子抬起来,喊着“一二、一二……”的口号,一点点的移动着脚步。就这样一点点的将屋子移到预计的位置,然后再找来搭屋子的师傅,将屋子重新组装好。当年的拆街行动轰轰烈烈,将最窄3米宽,最宽5米的渡头街,取直拆出了12米的宽度,并将东侧的屋子全部“转了个身”,从朝南的位置,变成朝西,就与西侧的店铺相对,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徐学行夫妇

  渡头街53号商铺徐学行:上辈手里接下的店铺

  渡头街53号商铺现在是一家服装店,在多年前可是一个水产店兼客栈。今年77岁的徐学行从父母的手里接过来的店铺。

  如今店面的侧边,有一条小巷,站在小巷里可以看到,这里的侧面反而更有店面的风味,最左边是一间小门和许多扇的木质玻璃窗户,中间以及右边均是标准的店面木门。

  徐学行说:“1958年拆街前,这里是三间店面。楼下卖水产,楼上栈客。”

  5个房间10个床位,基本上都是住满的。客人多是从瑞安、状元、乐清等地的人过来贩卖杂货、水产。在这里住上5、6天,卖完以后,买上木头、粽叶、猪肉等挑回家。过几日又继续过来。

  渡头街的繁华吸引了很多外地的生意人,徐学行说:“碧莲人叫这条街就是渡头街,但是外地人知道碧莲有条热闹的商业街,只知道叫做碧莲街。”很多其他区的生意人在这里生根落了户,开了许多字号店铺,如王同星百货、苏同德药店等等。

  之后,就是拆街运动。拆街前店铺主要是西侧的多,已经多达70来家,拆街后,两侧的店铺琳琅满目,南杂、水产、服装、农具、药店、照相馆、理发店……应有尽有,多达百多家。后来全部店铺归为碧莲供销社,作为合作商店,与其他老街上的店铺不同的是,渡头街的店铺并没有集中整合变成几家店面,依旧不变,只是变成了集体性质,许是因为当年庞大的顾客需求吧。

  后来碧莲大桥竣工了,汽车也不经过渡头街了,南端这段最古老的渡头街慢慢的萧条下去了。

  如今,行走在渡头街,这条街还是热闹繁华的,只是从南段的热闹移到了北段。

  老书记徐金年介绍,永缙公路穿碧莲而过,是小源片文化、交通、经贸的中心集镇。在碧莲有三所学校,多家发夹厂,这里依旧是人口集聚的地方,而渡头街也还是镇里最热闹的商业街。不过像一位老街坊说的:“当年的热闹与现在的热闹不同,当年的生意范围广,真能称为‘小温州’,现在交通四通八达,渡头街的热闹仅仅是碧莲镇的而已。” (记者 林琦)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