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来,暑气逼人。本周,斌哥带你去岩坦镇黄南社区岩门下村的龙潭坑峡谷走一走,感受不一样的凉爽。
上周,岩坦镇潘塘村村民潘建新看了本报的“斌哥带你看景致”后,觉得隔壁村的龙潭坑峡谷是一处绝佳的避暑胜地,值得推荐。本周一一大早,记者驱车直达岩门下村,开始了龙潭坑峡谷的探秘之旅。
冰火两重天
早上8时整,我们到达了岩门下村。刚下车,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唉,又是一个“烧烤天”!
可是,进入龙潭坑峡谷不久,热浪不见了踪影,隐隐的还有了一丝丝的清凉,汗水不知不觉消失殆尽。抬头看看天,山外依然是艳阳高照。一行人在密林中穿行,缕缕光线透过树木缝隙,照在身上竟显得如此温暖。
下午3时许,记者接到本报新媒体部主任叶蒙电话,要求顺便拍几张高温天气的照片,说上塘此刻40度!同行的村民们一听也乐了,“我们这里哪来高温天气?顶多只有14-15度呢!村支书李海罗告诉记者,就今天中午的气温,不会超过22摄氏度。
一行人路过一个大水潭时,被清澈见底的水潭所吸引。同行的驴友们禁不住诱惑,纷纷扑通扑通跳下,玩起了水来。可过不了多久,因受不了寒冷的他们赶紧逃上岸来。
袜子外穿,保鲜膜裹腿
上山时,有的地方山路比较湿滑。驴友们有经验,纷纷拿出袜子,穿在鞋子外。算上这次,已是第4次到龙潭坑的驴友胡飞云,递给记者一双厚袜,穿上后真的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
在过一片潮湿地带时,大家又用保鲜膜把小腿给裹了起来。一打听,说是前面的道路上有蚂蟥。还好,通过后,只有个别人腿上沾了几条小蚂蟥,但很轻松就搞定了。
瀑布可以“滑滑梯”
龙潭坑峡谷里,岩洞造型奇特,岩石形状各异。有的岩石像冬瓜,有的像鸡冠,有的像是一扇门——这就是岩门下村得名的由来。一个名叫“碗篮洞”的洞颇有意思,在一处约两米高的崖壁上有一个椭圆形的洞口,形似过去农村里装碗的篮子,可容纳五六人。村民齐时火的父亲是老红军,据说就在这里打过游击。还有一个洞,形似广东丹霞山的阴元石。村民风趣地说,看阴元石何必舍近求远,来这里免费看!
在一处名“狗爬岩”的绝壁前,有一个约半亩大小的茶园湾水潭。潭边一坡度约45度,高约5米的瀑布,成了男同胞们的乐园。他们一个个顽童,玩起了滑滑梯。不过,在此记者提醒,非登山专业人士勿要擅自在嬉戏。
平板溪里现青龙
龙潭坑峡谷里,有全长2000多米的平板溪。比磐安的平板溪更有特色。这里的平板溪大致分为三折。溪水平缓,仅没膝,底部光滑细腻。可戏水,也可划小皮筏漂流。
趟过一段平板溪,便会有一处陡坡。当爬上一段陡坡后,又进入另一段平板溪,如此反复。上周,为了方便游客,村里在每处陡坡处用粗大的树木做好了一张张扶梯,让游客沿着扶梯上坡。
在平板溪里,有一道墨黑的石头带,宽约50厘米,两边如刀切般整齐。村民说这就是青龙,而龙潭坑峡谷就是以此得名。这“青龙”其厚度有多少?含有什么成份?目前仍不得而知。
大山深处,村民热情好客
13时45分,一行人翻过山坳,到达了大里山自然村。76岁的陈小花奶奶端出凉茶待客,并告诉大家,这是山里的特产--黄芩的根煮的,清热解毒,对人体很有好处。感动之余,大家端起茶碗一气喝干。
快要下山时,齐时火告诉大家,他家已煮好了几大锅大米粥,大家下山后在他家吃些粥补充体力。吃过粥后,其妻又忙着搬出一个个大西瓜,一一切开让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顿。
龙潭坑峡谷开发前景
龙潭坑峡谷是一条通往仙居白塔镇的古道。据介绍,这条古道,也是往年他们村去仙居籴米、买猪仔的必经之路。该村至少有三分之一人与仙居联姻。
眼下,村里计划在龙潭坑峡谷的入口处建一个大型停车场,将公路通到龙潭底。同时计划在大里山的森林里建造一宾馆,为游客提供食宿,并且还要建造一条客运缆车。
他们拟开发以森林公园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曾有多人前来洽谈投资事宜。记者 汪学斌文/摄
温馨提醒:
去龙潭坑峡谷一定要记得多带件衣服,以防感冒。要想走全程的读者朋友,可要记得带上干粮,午餐时要补充能量。记带厚袜,穿在鞋子外防滑。还要带保鲜膜防蚂蝗。
线路:
若自驾游,在岩坦下高速后,向黄南方向行驶,在黄南口左转向山早方向,(黄南口到岩门下6公里)自出高速口起只需20分钟即可到达岩门下村。
公交车出游的,可坐上塘到岩坦的公交车,车票14元到岩坦,然后包车(50元)到岩门下村。
食宿:
岩门下村还是个全生态的村庄,目前还没有农家乐或旅馆。需要吃饭、住宿的读者朋友,可以在黄南林坑村解决。林坑村距离岩门下村仅8公里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