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岌岌可危的老屋,瓦砾掉落,木条倾斜,遮挡不住阳光的投射,也阻止不了风雨的肆虐。留守老屋里的,只有92岁的戴盛凯,风烛残年,腿脚不便,不时地要去医院看病。
老人家的表情很平静,尽管生活看起来是那样的凄清。我们过去时,他正在吃午饭,屋内黑暗,老人神情默默。为了不惊动他,我们绕到隔壁邻居的新房子的空地里。戴盛凯的儿子戴益卯从别人家搬出一张长凳,让我们落座。不一会,老人家拄着拐杖过来,大热天还穿着深色的秋装,衣服洗得有些泛白。他戴着老花镜,胡子右边有颗黑痣,思维比较清晰,他问:今天是星期二否?
在戴益卯的介绍下,和我们热情地握了握手,随后坐在破败不堪的椅子上,回味那些挥之不去的故事。
在运输部队当伙夫
戴盛凯老家在岩坦镇溪口溪二村,出生于1924年2月14日,父母是贫农,四个兄弟中,他是老大。我们听闻过大多国民党抗日士兵是抽壮丁的形式上战场的,可是戴盛凯与抽壮丁和觉悟高低无关,只有关于温饱和求生存。
为了糊口,18岁的他到青田的运输部队,开始走入抗日的边缘。整日和他一起的只有一个人,那个人管船,他管饭,日子过得简单,没有多思想。他把左手臂伸给我们看,刺青的印痕还在。他解释,这是川军的标记,每个人的左手都有编号,他属于21师63团。
刺青与编号应该有其目的,我们想了这样几个理由:或怀着壮烈殉国的决心,不把日寇驱逐出去不还家的高尚情怀;或以这支部队为荣,同生死共命运,体现强大的凝聚力;或以逃离战场为耻辱的破釜沉舟的慷慨。总之,部队刺青是一种昂扬的斗志,有着积极向上的意义。
在探亲路上拿起枪
他很想家,在一次请假回家的路上,即在青田海口被另一支四川部队抓起来,没有任何的解释,把戴盛凯当作逃兵关押在丽水县。上午9点被抓走,晚上9点被放出来,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
原来是日军打过来了,凡是“有问题的兵”都参加战斗,他领取了四颗手榴弹还有200发子弹,没有任何的思考,就投入了异常激烈的战斗。日军突破防线,戴盛凯他们边打边撤,往小水门的方向突围。越过一人多高的那堵墙,打算过溪滩时,既要躲过岸上日军的枪林弹雨,又要背着沉重的背包涉深水,不会游泳的战士,不是淹死就是被日军打死。
小水门原来有座浮桥,后来拔了,他记得浮桥下有个漩涡,在楠溪江长大的他凭着良好的水性,在残余的浮桥下胆战心惊地熬过一夜。天有点鱼肚白的时候,他看清方向撒腿就跑,日军放枪,距离远就没有打着。一个人漫无目的,浑身湿透,发冷,在稻杆堆里睡了一觉,醒来时已经是上午9点,太阳出来了,感觉暖和多了。
没走多长时间,碰到另一支部队,因为在烧饭时也穿军装,第二次把他当逃兵。好在没怎么批评,或许是用人之际,让他干起了挑夫。
在途中还做回家梦
他觉得很委屈,明明是批准回家看望父母的,却经历了两次逃兵的误会,心里一肚子的气。加上在第一战斗中,跳那堵墙时脚受伤了,挑东西也成了问题。往西坑走,排长带队,晚上在一个无人居住的房子里睡,挑夫睡楼上,其他人在楼下。
趁不注意时,挑夫逃了五六个。一个福建人是管理者,找他商量说:多出的五六担怎么办?两人一合计要回家,于是蹑手蹑脚成功溜出来,一个往福建方向,一个往温州。到了龙游,在一个老婆婆家吃了夜饭后,听说有人来抓,连夜往上井方向,丢了两元钱给通风报信的老婆婆。
没想到上井有哨卡,他的衣服被扒走,身上的72元钱被抢走,而且要他原路返回。他不知道哪来的胆子,骂了起来,一个排长闻声过来问:跟我当兵好不?他说当兵可以,但要拿回衣服和钱,排长当场兑现。
此后到了坑口,对岸驻扎着日军,打了几个来回,日军不知什么原因撤退了。本来要到丽水找日军打的,听说盐仓被哄抢,他们就奉命守卫,直到盐兵过来交接。
在温州莲花山鏖战
到了丽水,原先的部队找不到了,只知道连队。过了一夜,往永康开拔,电话打来说温州莲花山上和日本人打得不可开交,附近的部队迅速赶去支援。戴盛凯的部队当夜急行军到丽水,乘船到温溪,等潮水以来,急忙又坐船冲向温州。
船没靠岸就与日军猛烈交火,戴盛凯这些会游泳的士兵直接在泅渡中于敌人开仗,很快撕开口子冲了上去。莲花山是交火最激烈的核心区,前面一个连在冲锋的路上全部牺牲,戴盛凯眼看着自己连队的第一排在凹门也不能幸免的时候,这一次高个子的他冲在了最前面。他在冲锋之前报告排长:敌人的机枪手一停,我们就上,否则阵地拿不下来。
排长同意他的建议,他摸出香烟才抽了一口,机枪停了,他第一个冲了上去,两边全是敌我的尸体,此时敌人的枪声再次猛烈响起。戴盛凯匍匐前进,个别站着的人都战死,他说日军的重机枪一打就三发,打中了就得死。他们一个班十来个人,改变主意,全部用手榴弹招呼日本人,这一招还真灵,敌人的机枪成了哑巴。大家顺势冲过去,日军见如狼似虎的中国兵,赶紧逃到沟里去。
乘胜追击,强攻上来时,日军丢盔弃甲。正好是中午,打扫战场时,有不少的日本罐头,有人说不能吃。戴盛凯不顾那么多,他说:日本人也吃,我们只管吃好了,开过的不要吃就行。吃饱后,援兵赶到,援兵守山脑,戴盛凯他们在半山腰守路。
夜里九点多,日军反攻,山脑阵地丢失。日军的手雷一个个扔过来的时候,他们撤到横路,看看情势不利,只好放弃拉锯战。这时,一个连队也只剩下52个人了。
在三里关奋不顾身
部队回到青田,过了夜到碧湖于云河去接新兵。52个人接来600壮丁,把自己的连队优先补充后,其他的连队也得到壮大。然后开到太平岭训练,晚上没地方睡,就在稻杆堆挖个洞钻进去打呼噜。过了半个月,部队开往永康,准备好好教训一下日本鬼子。
听说三里关有日军,而且国军在山脑的哨卡被他们端掉了,他们非常生气,直接展开阵地战。三里关这地方比较开阔,没有掩体,双方拼的是血肉之躯,打得是嗷嗷乱叫。在你来我往中,各有伤亡,分不出胜负时,日本人怕了,所以灰溜溜地逃跑。
战斗中,戴盛凯的右肩膀被敌人子弹打穿,留下了永远的印记。这次战斗后,日本无条件投降,他感觉到使命已经完成了。
在共产党部队效力
后来,戴盛凯参加了解放军,而且参加了衢州打外援的行动。国民党的部队见到解放军就跑。遇到一个哨卡时,见他们干粮就开水吃饭,摸了哨兵后,戴盛凯拿机枪就开打。对方狠命逃窜,这边紧追不舍。
在途中,敌人的炮弹落在戴盛凯身旁,把他炸伤了,同时受伤的还有六七个人。戴盛凯把机枪交给排长,排长叫上担架,四个人把他抬下去。在医院里住了半年,部队给办了一个伤兵证,带着一个三等功回家。这是1949年,全国解放了。
永嘉当地让他在溪口当民政员,工作了半年。他觉得不识字,怕耽误工作,干起了杀猪的生意。
在平淡的日子里憧憬
戴盛凯成家比较晚,33岁时娶了17岁的哑巴妻子。他非常怀念妻子顾家,而且生育了八个子女,5个儿子3个女儿。他的小儿子比孙子只大一岁,妻子把好吃的先给孙子,小儿子不高兴会哭闹。那时小儿子也只有六七岁,到他卖肉的地方哭诉,他买了点零食哄,就不哭了。他对小儿子说:你是小叔叔,该让着点,你妈妈是对的。
哑巴妻子前年走了,虽然他生活还能自理,但日子变得孤单。子女都是农民,生活条件不怎么好,所以还住在危房里。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给他修理一下,不要让它继续倒塌,能遮风避雨就好。老人说他每天吃半升米,早上烧起来吃一天,将就着过。他一米七八的高度依然在,一百三十多斤的身板还不错,不怕困难的精神在他的眼里还能找得到,只不过,我们会感觉一丝丝的遗憾:毕竟为民族作出贡献的人,期待有阳光雨露照射、滋润老人的晚年时光。记者汤海鹏 陈胜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