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溪江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了一代代的能工巧匠,先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作物进行加工,制作成美食,并将制作方法一代代流传下去。
黑黑的,像一张张块状薄纸;浸泡后,像一张张方形的黑木耳;烧熟后,咀嚼起来很有弹性,用现在网络语形容,那就是QQ的。前天,记者在巽宅镇沙埠村品尝到了这一特殊的美味——苦楮豆腐。
苦槠果实的外表与板栗类似,苦楮子富含淀粉,浸水脱涩后可制成苦槠粉,进一步加工可制成苦槠豆腐、苦槠粉丝、苦槠粉皮、苦槠糕,是防暑降温的佳品。沙埠村基本上是加工成苦楮豆腐进行食用或销售。由于该村加工苦楮豆腐的历史悠久,人们对于如何加工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加工出来的成品,不再带有苦味,吃起来清香可口。
将捡到的苦楮子晒干,在传统麦磨上砻去苦槠外壳,然后在清水里浸泡,每天要两次换水,经过半个月时间的浸泡,脱去了苦楮的苦涩味,然后再进行磨浆、烧煮后晾凉,切片再经三四天时间翻晒后,就可以装袋保存了。烧煮前,要将干的苦楮豆腐进行浸泡几个小时,泡软了再进行烧煮,如果时间紧,可以在高压锅里煮10多分钟。调料很简单,不需要特别的配料,只要加点油、盐即可,出锅时,再撒上一把香葱或加点香菜,味道就绝啦!
网上销售,让苦槠豆腐走向千家万户
最近,巽宅镇沙埠村的苦槠豆腐被搬上了互联网,在网上销售势头很旺,三天时间就销出了200多斤,创下了该村苦楮豆腐销售的新纪录。
今年65岁的村民毛佰权,同其他村民一样,接过了祖辈传下来的制作苦楮豆腐的工艺。他发现人们越来越讲究养生,对于传统的绿色美食更是青睐。到过该村的人们都知道,沙埠村历来盛产苦楮豆腐,而这种黑乎乎的美食,却是城里人们所难以吃到的。去年他和小舅子一起,到缙云等地去捡成熟落地的苦楮子,并向当地人以每斤4元的价格,共收购了3000多斤。
2017年年底,他的女儿试着将苦楮豆腐放到网上进行销售,立即就引起了抢购。每斤35元的苦楮豆腐,在短短三天时间里,就将家里制作好的200多斤苦楮豆腐倾销一空。
毛佰权告诉记者,凡是上门购买的,每斤30元,而现在放到网上销售的,每斤价格为35元。
村会计吴春国告诉记者,眼下,全村有二十多户制作苦槠豆腐,产量打上万斤。除了在村中的苦槠林中捡拾,他们还将“手伸到了”周边市县。去年他和村民叶彩芝等人一起乘公交车到缙云县捡苦楮子,一天能捡到70来斤呢!而我县个别村子里也有苦楮树,但他们好像没有进行深度加工,我们便前去捡了不少过来。
杀了一头羊,成就一片苦槠林
沙埠村村党支部书记吴岷岷说,该村有上千年的建村历史,村里的宗谱就修了40代人了。历史上该村曾经多灾多难,经历过山体塌方、洪水冲刷,将原先建在后面山边的村庄,一步步地“逼”到了现在的江边位置。所幸解放后,国泰民安,人们安居乐业,没再发生过任何灾难。
村口有个水口殿,原来有三棵直径1米多的苦楮树,因为树根大大,从楠溪江上面下来的竹排和小船,会撞上,40年前村里才把这树给砍了。现在,这位置还有一棵直径约80厘米的大苦楮,两个成人都不能合抱过来,这是目前村里最大的苦楮树了。现在,全村直径大约30厘米的苦槠树约有300多株,大多集中在村口坳里的苦槠林中。目前,像这么多连片的苦楮树,我县仅此一村,这在温州全市来说,也是不多见的。
村委会主任张佰聪告诉记者,这片苦槠林,是他看着长大起来的。小时候,村里的村规民约还不健全,坳里栽下的苦楮苗,常常会被村民不经意间毁坏,或被牛、羊吃掉,多年来一直不能成材。
在张佰聪7-8岁时,他放羊路过这片坳,才手指头那么粗细的苦楮树,被乱窜的羊儿当成了美食,当场被村民给逮住了。张佰聪的父亲当时就任生产队长,便拿自家羊儿“开刀”,杀了,并分给村民食用,以儆效尤。这才把村规民约给落到实处,也才有了村口这片年年给村民带来美食的苦楮林。
张佰聪说,沙埠村的苦楮,是村里的功臣。在困难时期,曾为解决村民的温饱立正了大功,不然就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挨饿呢。
吴岷岷说,从苦楮豆腐在各地的受欢迎程度看来,该村有望继续大力发展栽种苦楮树、改进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接受监督,让食客们吃上放心的传统手工艺生产的沙埠苦楮豆腐。同时,村里继续扩大苦楮树的栽种面积,让村里的苦楮产量不断得以提升。吴岷岷表示,除了保护好苦楮树林外,计划在村后山上的60多亩荒山地上,栽上苦楮树。
素面?纱面!
除了加工苦楮豆腐,该村几乎家家户户会制作纱面。你看那一排排面架上的纱面就如一帘帘轻纱,用纱面筷子撩开纱面时,看到的就是古代美女轻撩面纱的场面。因此,古人才会说这是“纱面”,更显文化味。
每天凌晨3点,村民就要起床,和面、搓揉,盘条,上纱面筷子。筷子是一条条用箬竹竿制作,长约60厘米,在上下两根纱面筷子上面缠绕了50多个环,然后静等面条“苏醒”,慢慢在在面架上拉伸开来。到了半干时,就要取下架子,通过一双双巧手,把细细的面条顺手一撩就是十六七根面条,轻轻地对折再对折,盘成一个个阿拉伯数字“8”字,“8”寓意“发”。一个“8”,叫作一“绞”。要是谁家生了小孩,楠溪一带主家都会给前来贺喜的客人,送上纱面作为回礼。
结合传统手艺,欲在农旅上做文章
有了传统的苦槠豆腐和纱面的制作手艺,村两委就琢磨着,该如何在农旅结合上做做文章,将游客吸引过来?
计划投资500万元,建造一条村口至村头,沿着楠溪江岸边长约1100米观光坝,在江中放养红田鱼,吸引垂钓爱好者前来垂钓。
同时,村里还有2个古砖窑,准备申报“非遗”项目,请村里的工匠们给游客进行制砖、做瓦示范表演,也可以让游客自己动手制作,增加该村的旅游项目。 只要天气晴朗,一年四季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在制作纱面,游客可以欣赏到纱面加工全过程。苦楮豆腐因为苦楮产量缘故,一年中约有半年的加工时间,约为每年10月份起,到第二年清明前后,天气晴朗时,村里也会有几十户在加工。
吴岷岷表示,目前,村里已着手对全村的纱面进行统一包装,打响沙埠纱面的牌子。至于苦槠豆腐,他们也有此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