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清朝大宅“十一间”,由始祖林洪然建于清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年),后由五子分别为生员、武师、医师、木匠及屠工续建,耗时26年。如今第六代传人又花了三年,将老宅改成清朝遗风的民宿,记者近日前往探访。
六代人,情系“十一间”
作为一个有老宅情结的人,每次出行都会有意无意地去探访一些当地的古民居、老宅院,它们历经沧桑但又气韵独特,时光造就的斑驳更厚重更真实。即便是自作多情的联翩怀想,也觉得和它们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日前,记者探访了桥下镇林山村的林家老宅——十一间。如果不是有人引路,一般人还真不知道,在悠远宁静、风景秀丽的小山村中,竟然还藏着这样一座岁月斑驳的百年老宅。
“开门纳福”,遗韵犹存
启程之前,记者就对十一间这个老宅名称感到好奇。电话里,从其第六代传人林可柱处得知,老宅因正房有11间,当地人都称之为十一间,口口相传,便为人接受。
十一间由始祖林洪然建于清宣宗道光三十年(1850年),后由五子林孔瑶(生员)、林孔圭(武师)、林孔阖(医师)、林孔民(木匠)、林孔望(屠工)续建,耗时26年,三代木工才完全竣工。至今已传至第七代。2015年,主人们开始对大宅进行修缮与改造,花了近3年时间将其改成清朝遗风的民宿,取名十一间·清苑,并于2018年国庆对外试营业。
说起林山村,可能很多永嘉人都不一定有印象,但一说茗岙和郑山便了然了,哦,是那里啊!这里还是中国著名红学家林冠夫的故里。
毗邻郑山村,距离著名景点田中田2公里处,古宅就靠在外砻公路边,远远就能看到石砌的高墙大院风姿卓越地矗立在一片新房之中,成为村里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老宅,宛如一幅江南水墨画。它所透出的凝重和冷严,似乎在固执地坚守着一种百年传承着的文化。不知是历史的厚重,还是曾经百年鼎盛余韵,令记者有一种强烈的愿望,穿过时空的邃道去探知墙体斑驳,却仍保持着庄重气势的老宅。
石墙下石径狭长,脚下顽石有龄,都有着以百来计的年纪,它们驮过骡子经过羊,勤恳的老黄牛从这里走过。如今,村人还是会从这里出发归家。只够两人并行,慢慢走,拒绝所有现代的车轮。东门台前,隔石径设有一块照壁,经过一百多年的风吹日晒,照屏表面斑驳脱落,露出了里面的青砖。正中央还有一个大大的“福”字,鹤鹿同现,取“鹤鹿同春”之意。乍一看,照壁向外倾斜,与院墙形成一个下窄上宽之势,其实,这正是它设计的独特之处,余留出更多的空间,方便轿子进出,可谓匠心独具。
修旧如旧,爱上老物
老门台古朴大方,装饰精美。上有门额对联,一曰:一门天赐平安福,四海人同福贵春。横批:旭日东升。内侧则是家风梅鹤自清贵,门第书画亦雅训。横批:紫气东来。而类似的对联,老宅里随处可见,内容大多为修身、持家、创业、报国的特点。
跨入大院,眼前一亮,依稀可辨老宅往昔的芳华。砖石木构,白墙黑瓦,立柱飞檐……典型的江南水乡合院式建筑,尽显灵秀婉约的气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超大道坦,约摸800平方,3893平方的大宅亦被大道坦映衬得矮小了许多。正屋面阔十一间,坐西朝东,左右厢房面阔各五间,石墙黛瓦,雕栏木楼,两层结构。农忙时节,道坦可晒24条篾簟,煞是壮观。道坦的地面铺块石,错落有致,中央块石排列整齐,框以竖列,铺设成路,称为“官道”。而这些块石,都是当年精挑细选,用人工从外地走山路挑过来,一块石头就是一个银元,林家在当时的财力和气派可见一斑。
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十一间仍保留正厅,立柱旁两只捣臼仍摆放在那里,门口悬挂“耕读传家”匾额。厅堂宽畅,四壁、地板均由原木构成,实木桌椅,庄严典雅,金漆写就的“十无益”家训仿佛依旧响彻在此,“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正厅左侧布置了一个老物件展厅,这些留存着老宅人生活印记的破旧老物件,如老式木柜、鹅兜、酒壶、米斗……对常人来说是只能扔进废品站的“破烂”,可在这些后人眼中,却都是“精品”。屋内的每一件藏品,带着古宅生活的气息。一代老祖留下的木床,上面镶嵌的牛骨雕花依然完好。二代祖林孔瑶(生员)用过的竹制行李箱,与时下流行的款式不无二致。三代祖的梳妆台上,两面铜镜已照不出人影。正厅左侧还设有茶室、书画室、琴棋室等各种功能用房。花亦有情,人亦有心
跨过左厢房的一道门,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小池,山泉从几个酒缸垒成的喷泉处汨汨而出,见有人靠近,几只小甲鱼纷纷入水藏匿。侧上方,几畦菜地,种着时令玉米,错落有致。稍有遗憾的是,目前并不是牡丹和桂花的花期,没能见到林可柱口中的镇宅之宝。牡丹,据传是由二代祖林孔阖行医时从洛阳带回来的,本有两株,后人移植不当其中一株枯萎。牡丹花开之时,甚为好看,不知从何时开始却只开两朵。直到这两年老宅人气回升,才日渐繁盛,今年更是开出10朵,花亦有情,不外如是。而同古宅同岁的金桂,则是直立墙角,树冠遮天,每年秋天,满树金黄,香气四溢,整座大宅充满香甜之味,听说曾有人欲出价高价购买,后人不为所动。
老宅二楼已改造成清苑的客房,冠以“牡丹”、“傲梅”、“劲松”等名,家庭房、标间、套房、榻榻米房多种房型,19间客房可同时接待五六十位客人。隔音是所有老宅都无能为力的问题,但排除这个硬伤,舒适度毋庸置疑,而独特的入住体验也是现代建筑所无法复制的。
加宽的走廊过道最得我心,外设廊椅,挑空而出的屋檐,气死风灯、灯笼,这种看似随意的搭配其实是设计师精心挑选陈列的结果。无疑是给老宅本身注入了一丝鲜活气息。在廊椅坐下,这才体会到设计者的用心良苦——回首放眼望去,晴时,远山含黛,豁然开朗。雨落,水线依瓦当而下,心情莫名地舒畅。读起书来恐怕连时间的流逝都会忘却吧。
岁月留痕,每一处宅院都笮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烙印。十一间结构功能最齐全,恪守规制,透露出浓烈的封建家族宗法观念气息,当时什么身份的家庭成员住哪种房间,从哪个门口进出,走哪一条路线,泾渭分明。生员房外的走廊就明显比其他人多十公分,多出的屋檐檐角,至今基本保存完整。相比之下,现在的什么豪华别墅、独栋别墅简直是弱暴了。
下一步,清苑还将联系林山村村民闲置客房,提供长期租用的房间,满足客人想隐居美丽山村的愿望。现实版QQ农场还没上线,就已经有人预定,菜地认租,专人负责代种管理,线上管理,引人注目。体验区里抓鸡摸鱼采摘,自助厨房里享受农旅休闲。清苑里,你和家人,将收获一份大自然的宁静,沉淀内心的烦躁,回归理想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