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永嘉哪一座山或崖最有名,可能会众说纷纭,若问哪一个洞最有名,则非陶公洞莫属。陶公洞的出名,不是因为陶公,而是因为胡公,在永嘉、温州众多的胡公信俗场所中,香火最旺的就是陶公洞,以致陶公洞几成胡公殿的代名词。不过,陶公洞的得名,还确确实实是因为曾在此修《真诰》的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
人文荟萃陶公洞
陶公洞位于永嘉小楠溪中游大若岩镇大若岩风景区的大若岩下,大若岩又名真诰岩、赤水山、石室山。“灵石中开室,连峰面剌天。由来称福地,曾此集群仙。云护丹崖古,霞标法界玄。乘秋延眺望,身世觉超然”(明王叔杲《大若岩》)。陶公洞坐北朝南,洞前碧水潺潺,赤岩巍巍。洞最高处56米,最宽处76米,最深处79米,可容数千人。陶公洞是天然洞窟经人工拓展而成,应属温州最大的自然洞室,因充满“仙气”而名声远播。
据《乾隆温州府志》载,“汉武帝元年(公元前140年)有道人在大若岩石室修行”。汉宣帝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公元前49年),一说是三国孙吴末年,石室属地仙李方回所治,永嘉道士傅隐遥在此修炼。根据明万历年间徐象梅《两浙明贤录》和清乾隆二十九年莲舟和尚《大若岩记》载,傅隐遥于唐调露元年(679)丹成得道,白日飞升,并在陶公洞口留下登仙石的传说。登仙石,孤岩独立,石色赤赭,具有非常经典的火山岩流纹构造并含有球泡,是陶公洞招牌式的地物标志。由此可见,陶公洞至少已有2100年的人文历史,属道家修炼圣地,正所谓自古名山僧占多,从来石室道居先。
明《弘治温州府志》载,三国吴赤乌年间(238-251),永嘉王玄真“闻石室山有赤水,饮之能多寿,因居焉”。吴末,永宁(一说安固)人朱孺子拜王玄真为师,共居大若岩石室修道,后于山中遇神仙西归子,“授以要言”。在溪边掘得形似犬、坚如石的枸杞根茎,煮了三昼夜,“取其汁饮之”,遂“飞立峰前,举手谢玄真而去,至今称童子峰”。类似的记载,最早见于陶弘景《真诰》和南唐沈汾《续仙传》。为此,《浙江省宗教志》(1994)认为大若岩石室是“温州有记载的最早道观”。童子峰,位于陶公洞西北三公里的十二峰景区,是罕见的火山岩石林,总体上呈环状分布,似属火山口相地貌。
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认为,谢灵运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23)所作《石室山》诗,即是大若岩石室:“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垧郊。苺苺兰渚急,藐藐苔岭高。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虚泛径千载,峥嵘非一朝”。
南朝梁天监七年(508)至十年间,陶弘景先后居永嘉青嶂山、石室山修道,并在大若岩完成道教经典《真诰》,始称真诰岩、陶公洞。南北朝(一说隋唐)道士所著《桓真人升仙记》(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有陶弘景“炼丹於永嘉大弱(若)岩”句。桓真人即桓闿,为西蜀华盖山仙君李桓弟子,后奉仙君命去茅山华阳洞师事陶弘景,执烧香汲泉之役十二年,对陶公佛道双修颇有微词,于天监元年应诏飞升天庭。
隋文帝和唐太宗年间(589-627),分别有孝琳禅师和小康禅师在此清修,且皆得寿一百二十余岁。可见隋唐时期,以道教成名的陶公洞已为释道共享。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并称“仙宗十友”的唐代道士司马承祯(647—735),在所编《天地宫府图》中将大若岩定为“天下第十二福地”。不过,“天下第十二福地”的匾额直到北宋宣和三年(1121)才悬于洞口。唐咸通七年(866),恩王府参军知永嘉监崔元德,在洞中立真诰祠,始建陶公祠,比江心屿建第一座禅院还早三年。
北宋仁宗、真宗朝两度为相并曾详校《道藏经》的王若钦,在乡宦林柽相陪下,于天禧间( 1017-1021)到陶公洞寻踪访道。绍圣二年( 1095) ,陶公洞内建文昌阁,黄道陵居此修炼。至此,陶公洞终于实现陶弘景的愿景,儒释道三教融合并延续至今。宣和三年( 1121) ,陶公洞建三清殿,赐名广福灵真宫。
南宋淳熙八年(1181),大若岩附近的篁潭林氏重建被乾道二年(1166)“海啸”所毁的大若岩庙宇。咸淳四年(1268)进士、累官秘书郎兼说书林一龙作《大若岩记》(1265-1274),“有洞状卷螺,岈立千尺,深窈虚廓,梁陶弘景尝集《真诰》于此,所谓‘石室’也”。
元初,陶公洞祠宇渐趋败落,元大德四年(1300),瑞安道士曹渊龙“两被恩命,提点宫事”,重兴大若岩殿宇,并得朝廷敕书予以保护。通奉大夫、“元儒四大家”之虞集特为此撰《大若岩广福灵真宫铭》(约1320),提及江西大秀清真宫教嗣宗师聂立仁曾到此访道。“石环中虚,容光东启.....未有若是之明爽者也.....沿溪皆奇石......陶隐居著《真诰》于此,故又名真诰岩,又尝炼丹留岩中,夜晴时或望见光煜煜然,云是丹光也”。虞集与永嘉元代宫廷画家王振鹏有深交,曾为王父撰“墓志铭”。
明初洪武间(1368-1398),陶公洞梵宇荒废。永乐年间,大学士黄淮倡议修复。嘉靖元年(1522) ,吏部都给事陈守寅捐资重修。由明入清,陶公洞佛盛道衰,僧侣住锡。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永嘉陈邦圣等在陶公洞内建胡公殿。乾隆年间,莲舟和尚(永嘉碧莲人,俗名徐邦隆,法名乘德)居此建大雄宝殿,大若岩渐趋繁荣,并奠定洞内基本格局,所纂《大若岩志》,收录了历代诗文与传说。“狮窟坍倾数百年,何期待我续相传。皆因夙植陶弘地,结果滋培孺子天”(《重建大若岩寺》)。民国年间,陈用之(1922)和刘景晨等(1947)分别著《大若岩志》。
永嘉留踪陶弘景
陶弘景(456 -536),字通明,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宁)人,历宋、齐、梁三朝,通晓阴阳、五行、山川、地理、方舆、产物、医药、本草、天文、历算等,是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家、炼丹家、文学家。“神仪明秀,朗眉疏目”,未及弱冠,就召为宋诸王侍读。“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梁书·处士传》)。
齐永明十年(492),辞官归隐茅山(今句容),创茅山宗道教,自号华阳隐居。因与梁武帝关系特殊,时称“山中宰相”,并留下著名的白云诗。著有《真诰》等八十余种书籍,约二百二十三篇。据潘猛补考证,陶弘景曾两次游温,曾在永嘉隐居三年,留下不少遗迹和传说。永明八年,陶弘景为搜集晋时天师道茅山派创始人杨羲、许谧等人事迹,游历浙东。杨羲学于许迈,许迈曾与王羲之等同游永嘉。陶弘景追踪考察,历时二百余天,最后一站到安固(瑞安)陶山(南朝《华阳陶隐居先生本起录》),“六朝霸业成逝水,千古名山犹姓陶”。
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和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载,天监七年四月,为编纂《真诰》《登真隐诀》和《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再度游历浙东,长达四年。陶从温岭海道入永嘉,先到青嶂山,“青嶂山在郡西北四十里,即陶贞白隐居之地......有炼丹井,石棋枰具存”(《弘治温州府志》)。明《本草纲目》卷33录“陶弘景注瓜蒂言,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者,即此也”。
元刘大彬《茅山志·卷十》:陶弘景“梦佛授记,名胜力菩萨,住大若岩,修所著《真诰》”,可见陶弘景在永嘉时就有佛道双修之念,后70多岁时到宁波阿育王寺受戒佛教。《真诰》(20卷)是上清派道教典籍,去年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真诰”即真人口授之诰(诫勉)。《真诰·卷十四》载“赤水山......从楠溪口入三百里,山正赤,周回五十里,高千余丈。如此则应是临海永嘉东北名赤岩者也。许先生所住赤山,一名峣山,即此”。许先生,即王羲之的道友许迈。陶弘景《登真隐诀》佚文亦云:“壬辰年六月便乘海还永嘉木溜屿”。木溜屿今属玉环,王羲之的小舅子郗愔曾在此置田庄,谈诗论艺16年。
永宁县令陆襄接待了来访的陶弘景,并安排住在天师道治堂。治堂里有一个十二岁的小道士,充满灵性,叫周子良,出生于汝南天师道家庭,母族是永嘉人,自幼随姨母徐宝光居永嘉,已通灵(会讲灵姑)。陶遂收其为徒,“日夕承奉,必尽恭勤”,教授《仙灵箓》、《老子五千文》,并携周入青嶂山炼丹,后居大若岩,帮陶抄录《真诰》。
陶弘景的散文名篇《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耸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文中所描绘山水,正是永嘉楠溪江景色(王家葵《陶弘景丛考》),并与前贤谢灵运共享共乐所见之永嘉自然山水。此文当作于天监八年,谢中书指为梁武帝所深器之谢览(472-509),天监元年任中书侍郎,累迁吏部尚书,死后诏赠中书令(王京州《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创作背景考》)。
陶弘景思想融摄儒释道三教,开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教合一之先声,“万物森罗,不离两仪所育;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陶公洞三教共存,无愧名副其实的陶公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