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溪胜地、福祉龙头”,在金溪镇龙头村,这句话不仅仅是该村文化礼堂的主题,更是该村散落全国各地乡贤正在践行的思乡心反哺情。乡贤是拉动龙头发展的主要力量。“龙头村的发展是所有乡贤共同努力的结果。”龙头村委会副主任李元铎带记者一边逛村一边讲述乡贤助力发展的故事。
乡贤带头,领先全镇改变村居环境
改革开放后,龙头村民开始外出经商,以做棉花生意为主,之后慢慢向各个领域渗透。目前主要分布在青海、云南、新疆等地,从事棉花棉纺、化妆品、房地产、商贸等行业,其中有不少企业家在商界享有盛誉。近年来,村里的豪宅是一幢连着一幢。与此同时,村中建设也提上议事日程。“你看,村里的水泥路颜色都不一样吧,这说明不是一个时间浇筑的。”李元铎指着一段宽约三米的村道说,原来全村的路都是板车路,就是只够一辆板车过。后来,房前屋后的村民集资,你们一段我们一段把泥土路改成水泥路。
行走村头巷尾,在龙头村看不到垃圾屋和脏乱露天坑。金溪宣传委员周晓治说:“龙头村的环境治理走在全镇前列,而且也是该村乡贤带头。”据介绍,之前,一直以来,龙头村村民养猪、养鸡、养鸭、种菜,村内一年四季都是臭味不断,很多村民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龙头人,并不大的一个村更加容易被人遗忘。2016年,在外经商有成的郑庆通回乡走马上任村支部书记,第一把火就从整治环境开始点燃。于是,村两委干部带头拆、改,涉及到赔偿费,村两委干部掏私包。经过近五个月的铁腕整治,生态停车位建起来了,一个个小花圃出现了,原来的养猪圈变成了公园,村民一下子享受到了城市人的休闲生活。
“只要是修路等做公益事业,乡贤们就会二话不说,纷纷出资,所以在龙头村,只要项目得人心,资金一般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说这话时,李元铎很是骄傲。
乡贤出资,设立教育基金会
在龙头村许多村民房屋墙上,可以看到不少荣誉牌,如“生态户”“十星级文明户”“健康家庭”“美丽庭院”等。移风易俗,提倡良好的精神风尚,龙头村是通过各种评选来展开的。最重要的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村里的公益事业建设,按李元铎的话说就是“仅仅有钱是不够的,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有资格。”
目前村里建九龙亭、慈孝亭等,都是村里公认的能人善人出资打造的,这是对他们善心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村民的教育,有财不忘有德,有德才有人心。
今年是龙头村教育基金会成立17年,这个教育基金会也是乡贤出资设立的,每年开学前会为成绩优秀的学子送上“升学红包”。到目前已为280多位学子发放奖学金。一方面奖励学有所成的孩子更加努力,另一方面鼓励其他学子树立榜样勇夺佳绩。不仅是本村的孩子,龙头村乡贤李秀业还有全镇范围设立“金溪学蒙基金会”,鼓励全镇学子好好学习。“由乡贤设立的助学基金为金溪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教育氛围,不少孩子收到奖学金后不但把奖学金转赠给基金会,同时家长还另外再捐赠一部分,让基金会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含义,也成为一段佳话。”周晓治说。
乡贤自治,共绘村庄发展蓝图
2016年,龙头村文化礼堂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迎春大会,回乡过年的乡贤一致通过成立“龙头村美丽乡村发展基金”,郑永建、李秀业等20余位在外能人纷纷解囊,共筹集资金1860多万元,专款用于村庄建设。“这几年美丽村庄建设、全域环境整治等需要的经费都是从这个发展基金里支出。农村要发展,经济要保障,有钱才敢想才能谋发展,所以‘龙头村美丽乡村发展基金’目前是龙头村发展的最大助力。”在村监会主任李建锋看来,龙头村走出去的乡贤无论走多远无论事业做多大,对家乡的情结是深沉的。所以对于家乡的建设也是十分关注的,可以说,龙头村是共乡贤共治的。
每年春节,外出的乡贤都回家过年,于是一年一次的乡贤恳谈会是必不可少的,会上,乡贤们各抒己见,献言献策,村两委会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梳理出新一年的主要工作,然后展开工作。“我们村有两个群,一个是“建设美丽龙头公益群”,一个是“龙头公益精英群”,前者已满500人,后者接近满额,要想进这两个群,都要开后门。“作为群主,李元铎很清楚这两个群的重要性,这是在外乡贤了解家乡的窗口,也是家乡建设需要在外乡贤助力的平台。这几年郑永建、李秀业、郑庆多等一个个龙头村走出去的乡贤,利用人脉、信息、资源等方面优势,反哺家乡、回报桑梓,实实在在为美丽龙头建设拓宽新思路,注入新活力。
在新疆做棉花生意的村民李仕丘这几天正在家,他告诉记者,龙头村乡贤助力家乡建设的氛围特别好:“我们在外时,很关注家乡的建设,所以也很关注群消息。这次‘美丽村社’评选,得知龙头村入列,我们就格外自豪,积极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投票,你看,结果,我们村就是投票第一名。“
如何做好新时代”乡贤+”模式,发挥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大的作用,龙头村正在积极探索新路,期待创造更多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