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文化楠溪   ->   楠溪人物   ->  正文
黄国光:入古出新

发布时间:2022-11-24 郑璐璐来源: 字体:

  近日,2022温州文博会永嘉馆展出的数幅篆刻作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大家纷纷驻足品赏。其中一幅选用了《易经》中的第42卦内容,并在大印底部以金文刻下“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内容积极向上,紧扣时代脉搏,足见创作者心思之缜密。

  篆刻,看似只是刻刀与石材之间的“碰撞”,但内里堂奥极深,所显所表皆由印人所控。印人即篆刻家,他们一手把着刻刀,一手握着石材,仿佛动动手腕便能手下生辉,然而若想刀法游走娴熟,所想表达淋漓尽致,则需不断的学习和探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印人黄国光,听一听他和篆刻的故事。

  因趣结缘

  在上塘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黄国光正在自己的工作室刻划着什么,扎着头发、穿着布衣、态度热络,看似豪爽利落,但话语间又有着文人的书卷气,这便是记者见到黄国光时的第一印象。

  70后的黄国光是哈尔滨人,其身上有诸多”头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七十年代书家艺委会委员,会文社社员、浙江省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温州书协理事、温州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方介堪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永嘉县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黄国光儿时家境尚好,因字不好看,父母就送他去书法兴趣培训班学书法。“大概是初一的时候,培训班的老师带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篆刻。”黄国光告诉记者,初见篆刻很是惊奇,一把没见过的细长小刀,一块未及掌心大的石头,竟然能承载数不尽的文化内涵。那年,他和篆刻结缘。

  念高中时,黄国光拜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书法副教授、石魂印社社长葛冰华为师,系统地接触和学习了篆刻。经过3年的学习,他的篆刻作品在第三届全国篆刻展上获奖。1997年,他成了全国最年轻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因为家人朋友的鼓励,黄国光至此认定了书法篆刻之路,于是便南下求学,之后,黄国光考取了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书法专业,1999年毕业后在平阳师范学校当书法老师,是名副其实的“新温州人”。

  与书法篆刻的结缘路,一走至今已有三十余年。“这三十年也是眨眼即过,平平坦坦。但这一路有幸遇到了众多名师、良友的帮助。”

  ”第二次生命”

  篆刻,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篆刻包含有豪放亦或含蓄的书法笔意,又有赏心悦目的绘画构图,更兼得神韵灵动的雕刻刀法,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工作室内,只见黄国光手腕轻轻转动,耳边响起刻刀与石头碰撞出的悦耳窸窣声,放置在一旁的设计字样,仅仅十余分钟的时间,便出现在了小小的一方石头上。黄国光说,如今篆刻之于他,说是“第二生命”都不为过。实则亦是赋予一枚石头“第二次生命。”

  “篆刻就是用刀在石头上表现个人的艺术理念和对文字的感悟,所以涉及到的门类非常多,对篆刻者的学养要求相对就比较高。”黄国光告诉记者,篆刻需精通“诗书画印”四艺,尤其要懂书法。而书法又包含了真、行、草、隶、篆五体,“要想能刻出些什么,这些综合学养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这些字体,每种都需要涉猎,虽然我也算是科班出身,但在这方面也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黄国光说,“一名印人所具备的基本功有两方面:一是”童子功”,二就是要后天的学习积累。”黄国光告诉记者,随着时间的沉淀以及基础功力的增加,印人对于专业方面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作品也会更加成熟。“篆刻,是篆在前刻在后。篆法不高明,再好的刀法也无济无事。”因而,每天黄国光闲来无事,便要练练书法。

  自身技术过硬是必然条件,但印石的选料也很关键。说到此处,黄国光更是滔滔不绝,“石不能言最可人”,印石的种类有许多,而黄国光较常使用青田石,甚至为了找到手感合适的石头,常常自己驱车开往青田购买原石。他说,石头不可再生,每粒都有着不同的生命、不同的价值,每粒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可以说是无价的。

  对于黄国光来说,刀法表现的过程对他反而是较为轻松,“因为我已经刻了三十几年了,对这个刀法还是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作为重要的篆刻工具,刻刀的话我一般都是直接从熟识的朋友那边购置。”黄国光介绍道,根据使用刻刀的钢材、切面、粗细不同,最后呈现出的艺术风格、线条风格,或婉转或豪放,都会不一样。“近段时间如果我刻的内容或者形式是比较纤细的,那我就会选用小刀,相反则用大刀,此外握刀的方式也会影响呈现的效果。”

  那么最初陪伴着黄国光的那把刻刀如今又在何处呢,问及此,黄国光笑道:“那肯定是还在的,被我好好的收在家里面了,毕竟这把刻刀也是见证了我一路走来的成长史”。

  一手创新一手传承

  黄国光拿刻刀已有三十余年,在石头上刻画其实已经是手到擒来之事,但他认为,作品呈现的效果最为关键的一环,还是初期的灵感迸发和设计排版。于他而言,尤擅古玺印篆刻。

  在黄国光的书房内,与文房四宝摆放在一起的还有不少书籍。桌上还摊放着早前黄国光用于寻找灵感的《历代书法论文选》以及《古玺通论》,据主人介绍,其中后者对古代玺印从时代、形制分类、文字释读、国别隶属等及其与篆刻艺术形成、发展之关系详作论证,考释有力,颇多创见,深入浅出,资料丰富,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此次接到参加温州文博会永嘉馆展览任务时,黄国光也曾因选用何种表现内容才能借用这一平台向市民展示篆刻这门技艺的迷人之处,又能向众人传递积极的精神内核而苦恼,于是,书法史、易学史、印谱......手边的各类资料以及对生活的观察,都成了黄国光汲取灵感的“水井”,正如黄国光所言:“像我们生活中四季花开花落,花败时的残缺构造,都能成为我们篆刻时字体排版的设计蓝本。”

  最终,黄国光选用了《易经》中的第42卦作为其创作内容,并在大印底部以金文刻下“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这个内容也比较契合时机,在这个美好的时代里我们要把握机会,积极向上,做出最好的选择。”黄国光也希望借此机会,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篆刻艺术。

  黄国光说,作为一名印人,他认为近年来书法篆刻的发展趋势愈来愈好,篆刻因其设计的传统文化门类丰富,是一个很好的传承载体,而文化得以传承才能将触角伸得更远,才能激发更多的活力,才能有适合时代变化的创新之举,如何入古出新,是作为一名传统文化工作者该思考的课题之一。

  黄国光说,开办书法培训班教授孩子书法和篆刻技艺,正延续了他从十余岁就开始走的路,一手书法,一手篆刻。如今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的他,为了谋生此举是必然的,但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篆刻这项技艺,也许一时半会儿并不能影响很多的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篆刻的了解就会越来越深,能领悟到的内容也会更多,得以传承的机会就会增添一分。

  不久前,黄国光培训班上的四名学生,在2022年平阳县第六届“张鹏翼”杯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还有两名学生入围全国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决赛。

  对于初学者,黄国光表示,现在虽然有许多的工具书可供参考,但作为一门实践动手性极强的技艺,建议由专业人士指导为好,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黄国光说,学无止境,对于他自身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也还有许多,他也将在不断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将篆刻所悟分享给更多的人。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