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以工业全域治理为抓手,加大力度保障工业用地、多措并举助力企业零地技改——
传统产业重塑发展新格局
传统产业,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推进建设工业强县的强劲动力。去年,我县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改革创新,以工业全域治理为抓手,加大力度保障工业用地、多措并举助力企业零地技改。通过释放资源要素,传统产业加快构筑发展新格局,年度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家,比年初制定的30家目标翻了一番,创历史新高。
全域工业治理腾出发展空间
去年,我县紧抓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契机,持续深入推进工业全域治理。十余个部门抽调的工作人员组建成攻坚专班,以瓯北街道的东瓯工业园区为试点,率先开展攻坚整治行动。
经过前期拉网式的大排查,统计出试点范围内共拥有各类经营主体1614家,土地实际使用面积2575亩,总建筑面积309万平方米,梳理出各类安全隐患共9321条。这些数据形成了厚厚的三大本《永嘉县工业全域治理试点工作调查统计总册》,为老旧工业园区的改造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域治理,首先是做好“治”的文章。专班组重点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厂区实施挂牌整治,对发现的问题实时跟进、持续督办。在排查中,发现某阀门企业厂区内有24家小微企业,不仅轻、重工混租生产,且动火作业与易燃材料同在一处,存有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经过整治,企业自拆违章建筑3200多平方米,清退了难以整治的低小散企业,企业负责人介绍,将借由此次契机改建标准化厂房,引进新设备,让企业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6月,以东瓯工业园区内的林垟区块为起点,工业全域治理行动进入“理”的阶段。以瓯北新凯阀门为例,原先拥挤、逼仄的空间绊住了企业发展的步伐,工业全域治理为企业拆出了发展空间,更为企业实施“零土地”技改带来了优惠政策:按照规定,我县对企业“零土地”技改后的建筑容积率限低不限高,厂房可以加高、加密,向空中要土地,扩大生产空间。
规范厂房出租行为、提升土地产出效益、恢复工业用地功能、整治“低散乱”、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零土地”技改和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经过一年多的整治,工业全域治理行动初见成效。去年,全县共规范厂房出租18万平方米、整治高耗低效企业126家,拆除重建376亩、腾出用地620亩、用能1.22万吨标准煤。
科技创新驱动持续做大做强
新春伊始,我县各地都是热火朝天的开工景象,海内外订单纷至沓来,生产车间开足马力保障订单交期,企业纷纷吹响了开工号角。
纽顿流体开足马力赶订单
在纽顿流体科技有限公司,等待发货的订单超过3000万元,生产任务已经安排到了第三季度。生产总监告诉记者,大量增长的订单主要得益于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布局。近几年,企业研发了适用于多晶硅、锂电池等新能源产品生产的专用阀门,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仅去年,多晶硅领域产品就为企业带来了30%的产值增量。
产品结构的调整并非一蹴而就。负责人介绍,新能源领域、医药行业所采用的阀门产品使用工况恶劣、介质敏感,对产品的要求更为严苛,这也迫使企业进一步加强自身研发能力和品质保障能力。今年,纽顿流体科技将以新的总部基地投用为契机,实施全方位的数字生产、智能制造,向更大的国内外市场进军。
随着传统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像纽顿流体科技这样坚持创新研发的企业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市场订单驱动转向科技创新驱动,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去年,我县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3.83%,全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2家,累计达到255家,新增科技中小型企业176家,总数达到1222家,均创历史新高。
超达阀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去年以来,我县企业科研创新捷报频传:4家企业获评国家工信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达阀门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家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获认定为省级制造业首台(套)产品;凯泉集团数字车间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智能车间;3家企业的3项产品被认定为“浙江制造精品”;12家企业入选温州市“高企百强”榜单,数量位居全市第三……
发团队也可以进驻高校,联合高校专家开展技术攻关,把前沿领域的科创成果应用于企业产品的转变升级之中。去年,我县还成功举办世界青科会青年开放论坛,成功列入科创中国省级试点县……科技创新实力正成为永嘉传统产业实现能级跃升的动力源。
当前,我县已建立了“省科技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递进的科技型企业培养机制。未来,我县将继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聚人才、强创新、搭平台、优主体,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劲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为永嘉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