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通过实践体验和互动学习,让孩子们有了更多机会走进社会、亲近自然,在行走的课堂上读懂更大更广阔的世界。眼下,三江街道瓯窑小镇的非遗研学路线也愈发火热。依托承载着传统智慧与历史底蕴的瓯窑非遗,在“非遗+”“博物馆+”的概念下活态传承,一场场沉浸式、有文化输出的非遗研学活动为“瓯窑小镇”赋予新的生命力。
在“非遗+”的概念下活态传承
周末,一群来自三江街道罗东幼儿园的孩子们走进“瓯窑小镇”的瓯忆文化博物馆,在这里开启了“行走的课堂”。面对千年瓯迹,在专业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下,孩子们通过最直观的方式,了解瓯窑的发展历史,并在“匠心非遗”体验区,化身瓯窑小工匠,亲子动手进行拉坯操作,零距离感受瓯窑文化的魅力。小朋友厉盛心在家长的带领下玩得不亦乐乎,“本来这个是圆圆的,我把它捏成了一个花的形状,这样就更好看了,送给妈妈当礼物。”家长盛敏表示,瓯窑作为永嘉的本地文化,更应该从小让孩子知晓相关的历史文化,趁着此次活动,让孩子亲手去触碰感知非遗。
幼儿园园长吴帆介绍,根据课改要求,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贴地”成长,园区的学前教育植入了瓯窑特色课程,以游学的方式,链接原本课程,一系列的游学研学可以帮助孩子构建一个完成的非遗认知体系。“相比较之前,可能孩子只是通过图片来观看,今天走到实地,孩子可以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能够感受到瓯窑文化,对我们的瓯窑就会更加感兴趣,在一次次的走出去、回到课堂,再走出去、回到课堂的循环后,孩子知识链的生长就会非常明显。”
在国家对文博事业、非遗保护日益重视的环境背景下,三江街道瓯窑社区以瓯窑文化做底,产业为支撑,从瓯窑文化核心亮点构建、基础配套提升、自然风光打造、文化内涵提升四个方面改造提升“瓯窑小镇”,先后引入瓯绣、瓯塑、瓯酒等10多个文化业态,打造了28个文创工作室。2023年10月,重新开园后的“瓯窑小镇”更是推出了各类沉浸式体验项目,这为各类非遗研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瓯忆文化博物馆利用省级四星乡村博物馆和非遗传承基地的平台,探索“博物馆+非遗”模式,推出了多条可定制的研学线路。瓯忆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姜立秋介绍:“我们原来是瓯窑的制作,只有瓯窑的几十种课程,那我们现在通过以瓯窑为载体,延伸出来,比方说我们的漆器和瓯窑塑胎的结合,这是一种‘非遗+’概念,会让孩子们的兴趣更加浓了,觉得更有意思。”
瓯窑文化巧妙地融入研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家长的教育理念也不断升级,学生的旅游研学需求随之增长,如何在众多的研学线路中脱颖而出呢?姜立秋认为,让每一位研学的孩子能够从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中受益,使研学活动回归教育本义是关键。“我们在趣味性的体验活动中,会找准一个温州本土文化的点进行输出,他们会很有兴趣,再结合一些户外游戏,比如采茶、炒茶活动,然后用瓯窑的器皿来去品茶,这一系列的课程开发起来之后,它不单单是一种体验,还让孩子们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也让孩子们能提升文化自信。”
古老的瓯窑文化被巧妙地融入研学,这样的活态传承,赋予了瓯窑文化新的生命力,让千年文化有了具象,可感、可视、可品、可赏,可体验。不仅如此,该馆还结合了乌牛早、麦饼等永嘉元素,开发出了更具本地特色的研学旅行活动产品,也正因此,为这里带来了巨大的客流量。“这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会有很多的知识点输出,通过这些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客流量,我们现在基本上每天都在谈单子,每个团大概从几十人到三四百人不等,今年整体上是去年人数的10倍。”
探索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研学游项目,提升质量,用多元、优质的研学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目标诉求,瓯窑小镇的研学游成为文旅市场的消费新蓝海,不仅让学生在“研学”中激发内在的学习热情,也充分发挥了研学游学的“文化育人”的功能。游有所学,学有所获,瓯窑小镇让文旅与教育擦出了不一样的创意火花,为这所特色小镇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