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巽宅镇积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救助向“救助+慈善”融合转变,打响“慈善小镇”金名片。2023年以来,全镇累计募集接受各类慈善资金800万元,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235万元。
聚焦体系规范化,让机制更加完善
巽宅镇通过贯通阵地网络,按照资源整合、集中便民的原则,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助联体、社工站等载体,串联文化馆、城市书房、老年学堂等功能场馆,延伸建成25个村级慈善工作站,打通慈善资源参与救助“最后一公里”。
慈善救助工作离不开大量人手,巽宅镇积极充实人员力量,建立专职经办人员、社会工作者为骨干的专业化队伍,由网格员担任协理员,实行“就地、就亲”网格化管理,及时上报遭遇突发重病、意外事故等情况的困难群众,畅通主动发现、慈善介入的渠道,累计开展探访关爱2978人次、幸福清单送达率100%。与此同时,巽宅镇建立慈善受助人员分类复核台账,对短期内人口、收入较稳定的家庭,每年复核一次;对收入不固定、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每季度复核一次。去年以来,累计调整救助标准26人,退出低保低边38人。
聚焦供需精准化,让资源更优匹配
2023年,巽宅镇共计完成一体化办理救助事项27件。对照县级综合帮扶政策清单,按民政、教育、医保、三农等条线归口,组建工作专班,梳理业务流程、具体职责,由助联体经办人员对办理事项进行派单、跟踪、反馈,补充衔接慈善资源,用好“政策库”。
围绕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能力提升、身心健康等需求,巽宅镇开展“大脚板”入户走访行动,对909户在册困难家庭“敲门问需”,收集具体需求1000余条,依托省大救助系统,建立“一户一档”精准画像、制定慈善帮扶方案,搭好“需求库”。
此外,巽宅镇广泛动员基金组织、民营企业、乡贤能人等多元力量参与,成功链接浙商银行、浙江省和平慈善基金、在沪温商慈善基金、杭州益优公益、正泰集团等基金会,常态化实施“一老一小”结对、益康保银龄扩面、健康巡诊、微心愿等8个“物质+服务”慈善公益项目,形成品类丰富的“资源超市”,建好“资源库”。
聚焦帮扶品牌化,让项目更有特色
巽宅镇通过关注社会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帮扶项目服务。巽宅镇按照“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出一点”模式,由在沪温商慈善基金会无偿捐赠老年食堂5万元,为村里80位老人提供助配餐服务,让老年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全力打造“幸福颐养”品牌。
为帮助困难学生“走”出去,巽宅镇对接浙商银行、正泰公益基金等慈善机构,开展“圆梦护航”“情系巽宅·金秋助学”“营养餐计划”等关爱行动,惠及困难学生超600余人,发放助学金超100万元,打造“助学成才”品牌。
农业生产方面,巽宅镇积极打造“农村造血型慈善基地”,其中石染钼矿康养综合体项目入选市级乡村振兴帮扶项目,计划带动193户低收入农户稳定增收。同时,将沙埠纱面、白石坭山茶油等农特产品纳入和平慈善基金慰问物资采购名单,拉动销售额超50万元,依托来料加工等“共富工坊”开发安置公益性岗位34人,打造“携手共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