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谷廪满仓。茗岙乡岩山村千亩番薯迎来收成季,躬耕垄亩的岩山村民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岩山村村民300余人,村中的留守老人,年龄集中在六七十岁,他们都是岩山番薯产业的主要劳动力。七十多岁的村民潘玉兰刚从地里回来,她家种的番薯有红牡丹红薯和苏薯4号白薯。挖红薯、分拣、清洗、削皮、切片或榨粉……潘玉兰家的庭院,一侧摞着刚出土大小形态、品种不一的番薯,涮洗好的放在另一侧的筐中。红薯晒成番薯枣,白薯做成锦粉、锦粉面。每年十一月中旬,她准备开始做细锦粉面,迎接订单。简单加工过后的番薯,变成楠溪江人世代传承和赖以生存的美食。蒸煮过后的番薯枣香糯,锦粉面弹牙爽口。潘玉兰家种植5亩四五千藤番薯,种下千藤收获万斤番薯,十斤番薯一斤粉,百斤番薯晒25—30斤番薯枣。潘玉兰说,家里靠卖锦粉、番薯枣,一年能挣五六万元。
岩山村村委会副主任钱中贵介绍,岩山村从农耕时代种植番薯,现代规模化种植番薯约有四五十年。通过2019年成立的村经济合作社对外宣传接单,每年每户可以增收2—4万元。近两年村经济合作社发展迅速,每年增收30—40万元,去年一年取得70万元收入。在家种田的徐正妹老人今年73岁,农忙时家里人回家帮忙搬运番薯。老人家的道坦篾匾里正在晒锦粉,榨过洗后的番薯粉在桶里沉淀一晚,淀粉结成雪白的块状,再经过晾晒、碾碎,就成了易于储存的食物——锦粉。岩山村80岁以上种植番薯的老人,不在少数。他们每人至少种千藤番薯,较小的番薯和榨粉剩下的渣滓,经过清洗、晾晒,用来做家畜饲料。
富裕劳动力充分发动起来了,番薯种植面积扩大了。岩山村接下来的着力点放在扩大销路上,去年岩山村在村民自销和合作社代销的基础上,与农副产品公司结对合作,批量解决番薯农副产品销售难题。村经济合作社作为供给方,负责品控和筛选,在农业企业与村民间做好协调者角色,走好良性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