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唱念做打展绝技 喜怒哀乐化真情永嘉乱弹传习所将在戏剧周即1月22日表演久盛不衰的《鸳鸯带》

发布时间:2025-01-22 作者:汤海鹏编辑:周艺来源: 字体:

  唱念做打展绝技,喜怒哀乐化真情。作为“农民艺术之花”与省级非遗的永嘉乱弹,在我县各大文化活动中总能在人们的期盼中粉墨登场,这不,乱弹粉丝们有福了:2025年“东瓯故地永嘉有戏”春节戏剧周中的重要一环,1月22日19:00上演《鸳鸯带》专场。《鸳鸯带》是怎样的一个曲折离奇故事?永嘉乱弹为什么深入人心?在与时俱进中又经历如何的蜕变?

  演绎着一段百转千回的唯美故事

  永嘉乱弹(温州乱弹)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主要活跃在括苍山一带。乱弹戏主要曲调分为正乱弹和反乱弹两种,各有原板、叠板、紧板、流水和起板、抽板、煞板等板式,并有"洛梆子"、 "二汉"、"引子"、"人参"、"滩簧"等曲调。

  《鸳鸯带》是永嘉乱弹84本传统剧目之一。说的是昆山县书生黄三秀(黄翠英之兄),赴京赶考,途中与书生文斌结为金兰(兄弟)。后,双方兄妹皆联姻。太师之子、狂徒毛重山,调戏卖花女黄翠英,被刺;翠英判死罪。于是,黄、文两家演绎了一段生离死別、最后大团圆的唯美故事。

  永嘉乱弹传习所、一品春乱弹剧团团长叶松国介绍,春节前后是演出最繁忙的时候,此次戏剧周他们选择表演的是《鸳鸯带》,也是他们的经典剧目,可说是久盛不衰。“戏剧周活动名副其实的重头戏,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平台,所以,演员们在见缝插针排练,演绎一段百转千回的唯美故事,为的是观众那发自肺腑的一声声喝彩。

  放不下一生牵肠挂肚的舞台情怀

  永嘉乱弹发祥于小楠溪“四川”,以巽宅镇小溪村和碧莲镇应界坑为典型代表,鼎盛时期拥有38个剧团,演员达1000余人。与过往相较,现在显得有些萧条,无论是演员人数还是剧团都不能与鼎盛时期相提并论。如何传承或发展就成为业内有识之士的共鸣,包括耄耋之年的麻世才、孙飞姬等前辈仍在以身作则地发挥他们的能量。

  麻世才是土生土长的应界坑人,与乱弹结下一生缘。2020年,其主编的《永嘉乱弹音乐集成》已然出版,收集乱弹基本曲谱(调)200多支,打击乐谱60多支,唱段曲选60多首,唢呐曲牌、头通、八仙等,是永嘉众多乱弹艺人的汗水和心血的结晶。作为永嘉乱弹传承基地馆长的麻世才和成员麻富周等,连续十几年的暑期,不同批次的中小学生需要在培训班接受基本功训练,播撒喜好永嘉乱弹的种子,为永嘉乱弹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2017年,乱弹十姐妹上央视,这是小溪村的骄傲,也是永嘉乱弹之幸事。十姐妹的母亲就是永嘉乱弹的前辈孙飞姬,她本人曾经是知名的小生,而她丈夫汤岳琴被誉为扮相最俊的正生,夫唱妇随,一家人都与永嘉乱弹结下不解之缘。尽管年迈,孙飞姬等一批艺人为乱弹进校园发挥余热,让我们看到永嘉乱弹永不落幕的希望。

  看到了一场顺应时代的创新变革

  乱弹是农民艺术之火花,它长期流动于农村,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永嘉乱弹研究会会长章永田说,农村中每逢传统节日、菩萨生日、春秋社祭、迎神赛会、龙舟竞渡、落成典礼、宗族圆谱等必邀乱弹班演出,相沿成俗,市场前景并不悲观。

  诚然,乱弹不会被时代淘汰的原因是它一直与时代同行。还记得2018年楠溪江巽宅首届烤鹅美食文化节亮出的口号:美味齿颊留香,乱弹古原稀美。在2024年相约碧莲·柚见宋韵中,第十二届早香柚文化旅游节暨永嘉乱弹文化节相辅相成又相得益彰。

  创新是不变的旋律。近年来永嘉乱弹研讨会一场接一场,也引起高校教授的关注,让人目不暇接。最令人振奋的是,2025年永嘉乱弹将申报国家非遗,一旦成功入选,岂不是要锣鼓喧天普县同庆:永嘉乱弹的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

原标题:永嘉乱弹传习所将在戏剧周即1月22日表演久盛不衰的《鸳鸯带》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