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三江街道芦田村的金墨轩工作室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祖孙三代非遗传承人正全神贯注地赶制一条别具特色的板凳龙,这条“龙”即将漂洋过海,成为“北美亚裔共创会”的特别展品。
金魁作为市级非遗竹雕、泥塑和漆画第四代传承人,半年前接到了这份来自美国的订单,订单要求制作一条既彰显中国传统工艺特色,又能体现文化认同感的板凳龙。为了不负这份信任与期待,金魁家祖孙三代全员出动,共同投入到这项充满挑战与荣誉的任务中。
目前,板凳龙制作已接近尾声,全长40米,共有21节,每一节都蕴含着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龙头上,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宛如一幅微缩的中国古建筑画卷;每一节龙背上,竹雕、绸塑、木雕、漆画等多种非遗技艺巧妙融合,古朴而富有民俗气息。龙身上在讲述着传统的中国故事,从十二生肖到忠孝节义,正能量题材贯穿其中,传递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为了赶制这条板凳龙,金魁一家已经忙碌了半年之久,从设计到制作,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在制作过程中,第五代传承人金墨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她负责细节的刻画和创新。她告诉记者,在制作这条板凳龙时是使用矿物质颜料,确保作品永不褪色;采用了传统的榫卯结构,使作品更加稳固耐用;在细节设计上,更是融入了诸多原创元素,如屋檐上的铃铛、旗杆斗的原创设计等,都彰显了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独运,也使得这条板凳龙独一无二。
这个春节,金魁一家放弃了走亲访友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全家总动员,只为将这条承载着中国文化与非遗技艺的板凳龙完美呈现给世界。
据了解,这将是金魁父子的非遗作品第二次出海,此前,父亲金可兴的竹雕作品和金魁的绸塑作品曾在美国巡回展出并广受好评。这次,这条精心制作的板凳龙将成为“北美亚裔共创会”展览和舞龙活动的重要道具,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的重要使者。
金魁告诉记者,这条板凳龙不仅代表着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水平,更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非常自豪能够承担这份重任创作板凳龙。正月里这条板凳龙将进行海上运输,预计经过两个月的跨越重洋,在五月份为远在美国的华人华侨带去家乡的民俗气息,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与非遗技艺的精湛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