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起,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正式落地实施,取代已沿用10年的2014版标准。此次新规明确禁止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多种食品中的使用,包括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等。
为确保新规有效执行,2月10日上午,县市监局瓯北分局对辖区内桂新园、小小甜品等重点烘焙店进行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向相关经营者详细解释新规内容,提醒其按照新标准调整产品配方和标签标识,确保生产合规。
脱氢乙酸作为常见的防腐剂,能有效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且成本低廉,过去几十年被广泛应用于糕点等食品。但随着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深入,发现长期大量摄入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可能损伤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因此新版标准删除了其在黄油、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预制肉制品、果蔬汁(浆)中使用的规定。
县市监局瓯北分局科员陈捷表示,近年来烘焙产品消费量显著增长,此次对脱氢乙酸使用的调整是基于食品安全考量。生产企业可依据新版标准,在限量范围内使用丙酸及其钠盐、钙盐、山梨酸等替代脱氢乙酸,或改进生产工艺以延长食品保质期,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
与以往标准相比,新版不仅严格限制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使用,还将部分品种移出食品添加剂名录,调整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与用量,并新增个别甜味剂共同使用时的总量控制要求。自2月8日起生产的产品必须严格遵循新规配制。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审批与管理,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