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永嘉网   ->   新闻中心   ->   永嘉新闻   ->   社会热度   ->   民家热线   ->  正文
小小少年探瓯剧 非遗瑰宝代代传

发布时间:2025-02-24 作者:陈秋芬编辑:周艺来源: 字体:
核心提示:2月22日,桥下镇樟岙文化礼堂摇身一变,成为瓯剧艺术的奇妙殿堂,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00后”们精心筹备的“小小少年探瓯剧,非遗瑰宝代代传”亲子研学活动在此热烈开场,古老瓯剧在青春创意的润泽下,焕发出全新活力。

  2月22日,桥下镇樟岙文化礼堂摇身一变,成为瓯剧艺术的奇妙殿堂,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00后”们精心筹备的“小小少年探瓯剧,非遗瑰宝代代传”亲子研学活动在此热烈开场,古老瓯剧在青春创意的润泽下,焕发出全新活力。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喜庆激昂的锣鼓声阵阵响起,那明快的节奏仿若在诉说着瓯剧的悠久过往。孩童们清脆悦耳的欢声笑语交织回荡,萦绕在整个场地。10组家庭满怀期待,在“满城皆戏”学生团队成员们热情且专业的带领下,全身心投入到这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中。

  孩子们好奇地围在团队成员身旁,认真聆听关于瓯剧知识的讲解,眼神中满是对未知文化的渴望。随后,大家纷纷参与到沉浸式体验环节,亲手绘制色彩斑斓的瓯剧脸谱,一笔一划间融入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在戏曲化妆区域,孩子们端坐在镜子前,任由团队成员为自己画上精致的凤尾眉,当看到镜中焕然一新、颇具戏曲人物神韵的自己时,兴奋得忍不住手舞足蹈。

  在戏服试穿处,家长们也被精美的改良戏服吸引,协助孩子穿上那既保留着云肩水袖古韵,又轻便如古风汉服的服饰。穿上戏服的孩子们,仿佛瞬间穿越时空,成为了瓯剧舞台上的小主角,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瓯剧文化对话,亲身体验着瓯剧这一非遗瑰宝的独特魅力。二年级的学生周严熙兴奋得不得了,他手里拿着手绘脸谱,脸上画着瓯剧妆容,身上穿着戏曲服饰,开心地跟我们分享:“原来妈妈家乡的戏曲这么酷!”家长邵女士也被孩子的模样深深吸引,不停地用手机抓拍,还激动地说:“画上凤尾眉的瞬间,孩子眼里突然有了戏曲人物的神采;这些改良过的戏服既保留了云肩水袖的古韵,又轻便得像古风汉服,连我们家长都心动得想穿越扮一回‘高机’‘三春’呢!”

  据介绍,“满城皆戏”团队成员来自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等专业。怀揣“让非遗可触可感”的初心,成员们将专业知识巧妙运用到实践中。团队成员吕胤泽精通电商直播策划引流,李嘉俊擅长旅游路线设计优化,刘知韫则在传统戏服纹样创新领域成果斐然,共同构建起“知识+体验+文创”的独特研学模式。从前期预约报名,到活动环节的细致编排,全程皆由学生自主运营,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卓越成效。

  团队负责人吕胤泽透露:“作为瓯剧团第五代传承人,我想借电商平台与网络渠道,弘扬瓯剧文化。未来计划开发‘戏曲体验盲盒’文创产品,让瓯剧融入日常生活。”成员李嘉俊介绍,团队通过“没戏找戏、有戏说戏和创戏想戏”,把瓯剧剧本改编成剧本杀融入楠溪江景区路线,还简化戏服穿戴步骤,让游客3分钟快速变装,将瓯剧打造成可触摸、可体验、可传播的超级IP。

  目前,该团队已经形成了“非遗研学+文创开发+数字化传播”的成熟模式,累计带动300余人次参与非遗体验。此次亲子专场,还是首次尝试“家庭单元传承”,目的就是通过孩子带动父母、校园辐射社会,构建起非遗活态传承的立体网络。

  永嘉二职专业部负责人周芳表示,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有专门部门接收学生创意,助力组建团队、搭建平台。“满城皆戏”项目正是学校众多创业项目之一,通过研学形式,将传统文化与游玩体验结合,吸引年轻人关注瓯剧。

原标题:小小少年探瓯剧 非遗瑰宝代代传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原创作品版权归永嘉县融媒体中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0577-67261234。若未经本单位同意,擅自将原创内容进行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更多>新闻中心

更多>专题发布

更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