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跋涉,需要把内生动力激发出来,把发展活力释放出来,把巨大潜力挖掘出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既指明了发展道路,又是莫大的激励,特别提到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脉相承中,县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如何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代表委员们在热议中又是怎样的见仁见智?哪些畅想是打动我们心中的共鸣乐章?
特约记者叶迈峰摄
坚持农旅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准”上下功夫,在“实”上做精细,在“好”上见成效。我县深入实施新时代“千万工程”后,可谓是硕果累累。
一连串的数字记录着收获的骄傲。创成省级未来乡村3 个,所有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均超35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7%,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5。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21.77万亩。早香柚产业提升项目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综合试点,我县获评“中国柃木蜜之乡”国字号金名片。深化文化百项工程和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永嘉昆曲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活化利用不可移动文物30处,瓯窑博物馆竣工验收,“华严砚”研究取得突破。承办中国中学生象棋锦标赛等国家级赛事,苍坡林坑源头晒秋、大若岩宋文化节、东炉红柿文化节等活动形成品牌效应。连续6 年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业绩只能代表过去,应该在新的挑战中去赢得先机。县政协委员陈佳雄是永嘉门前咖啡馆的主理人,作为返乡创业的青年,她深刻感受到永嘉蕴藏的巨大潜力。她认为,永嘉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楠溪江流域乡村文旅与数字化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为“数字创客”在乡村扎根提供了广阔舞台。让数字精英在创造价值的同时,让他们真正融入乡村、爱上乡村,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县政协委员周圆作为一名乡村民宿运营者,她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以“运营思维”重构乡村发展逻辑,重点培育"新农人+原住民"融合队伍。周圆的田家莫上隐就是通过培育本村人才,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要重构产业价值链,建立“农业+文旅+社群”的复合业态,发展订单模式,体验工坊、自然教育等轻资产项目。善用数字技术搭建产销直连平台,要设计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获得土地租金、劳务薪金、分红股金等多元收益,将乡土资源转化为共富资本,绘就“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融得进时代”的振兴图景。
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努力缩小“三大差距”
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落实,高效率推进,我县接续实施和美乡村建设专项行动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
今后的路子怎样走呢?我们抓好“一县一带一片”乡村连片提升示范区建设,落实乡村建设“十不十宜”原则,和美乡村覆盖率达60%。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做强做优“九个一”特色农业,建成投用麦丰预制菜总部基地等项目,打造数字农业工厂1 家,争创“永嘉田鱼”“永嘉早香柚”国家地理标志,乡村“土特产”产值超14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5%以上。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新政,积极推进“多田套合”,新建高标准农田2500亩,建成县粮食交易中心项目,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
县政协委员徐刚认为丰富的人文风景资源会带动乡村连片示范区建设。他建议,楠溪江景区的品牌形象、游客体验和产品带动能力亟需升级。他建议,景区应在住宿、餐饮、农副产品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和设计包装升级,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持续更新硬件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农副产品的设计和营销方案,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县人大代表郑钟南认为要进一步打响楠溪江旅游土特产伴手礼品牌。楠溪江虽有“两早一鱼一饼”等特色农产品,但当前楠溪江土特产存在产品品质参差不齐、产业链条不健全、产品宣传不足等问题。为此,他提出建立生产标准和质检流程,申请相关认证并设计品牌标识;优化销售渠道,结合传统与电商,开展线下体验活动;加强品牌推广,建立良好形象,提升楠溪江旅游土特产的品牌影响力,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积极实施“六个百千”持续点亮乡村行动
在群众“最盼”上见真情,“最急”上动真招,“最难”上下真功。统筹推进强村富民,实施“六个百千”点亮乡村行动,培育新农人、农创客超4000名,提升“共富工坊”增收质效,基本实现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全覆盖。深化“扩中提低”行动,纵深推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因地制宜抓好林下经济、森林碳汇、来料加工等特色产业,促进“家门口”的就业,推动城乡收入倍差逐步缩小,实现“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县人大代表陈培静讲得比较具体,希望能够推动茗岙与碧莲连片发展,整合两地资源,并充分盘活固定资产,实现共富目标。如茗岙乡存在空置学校、卫生院等闲置资源,将这些资产合理改造为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旅客接待中心等。继续举办开犁节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游客,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经济的多元增长。
县人大代表潘苗苗对楠溪江5A景区创建充满信心,并特别提到即将试营业的云岭温泉小镇。她建议,抓住浙江省入境旅游“125跃升计划”的契机,推动云岭温泉与楠溪江景区走向国际化。具体措施包括开通温州机场至云岭温泉小镇的公共交通路线,设立汽车租赁服务点,提升交通便捷性,以满足不同受众的出行需求,以此打造乡村旅游的浙江样板。
政协委员谷寻伟是永嘉土鸡哥家庭农场和半岭农场直播式共富工坊的负责人。他认为,乡村振兴不能只靠传统农业,必须要让产业“活起来”。过去,他联合周边农户成立“直播联盟”,还创新开发“一只鸡”产业延伸链、农事体验游等产品项目。谷寻伟现又将和村共同投入打造“半岭农创园”,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养殖、采摘等农活,让食客变“留”客,带动民宿和餐饮发展,实现共富。他呼吁政府为农民提供更多“赋权赋能”的机会,通过实用技能培训和政策支持,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
的确,乡村振兴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群人的事,而是所有人共同找到既能赚钱,又能留住乡愁的路子。优美生态造就了一个地方的潜力和底蕴,精心规划编织了一个地方的诗与远方,努力实践则奠定了一个地方春暖花开般的未来。永嘉正走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路上,自信满满,不达目的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