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县发改局紧紧围绕全县“拥江融入、产城融合”的总体思路,落实“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工作要求,全面对标温州“四大振兴”“强城行动”,为聚焦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贡献发改力量。
数说 全县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6.3%、居全市第6位。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6% 、居全市第3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居全市第5位;服务业增加值350.4亿元,增速6.6%,居全市第2位;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牵头推进强城行动功能优化行动专班工作,优化县域承载能力工作思路,谋划10个县城承载能力提升项目,完成有效投资60.0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206.15%。
全年共谋划实施83个重大开工、121个重大续建项目,列入省“千项万亿”工程11个、市“百项千亿”工程36个,入选海洋强省、海洋强市重大项目清单19个、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计划8个;抽水蓄能永久用地获国务院批准,上、下库大坝爆破开挖,比亚迪正式投产,杭温高铁正式开通;争取中央预算内、“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共计9.06亿元,排名全市第一;获批再贷款额度6.42亿元;成功争取2025年中央预算内城市地下管网领域提前批次资金2.5亿元,下达资金额度占全省总下达额度20%,排名全省第一。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6%,排名全市第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3%,排名全市第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85,缩小幅度0.03。对口工作成效显著,楠溪江雅克音乐季系列文化活动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美国侨报网等30余家国内外媒体相继发布新闻报道80余篇,直播观看量达50万以上,永嘉楠溪江、红原草原等元素知名度持续扩大;山海协作工程不断深入,推进产业合作项目43个,产业飞地建成投用3个项目,消薄飞地返利近200万元。
2025年: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立足高位谋划
全面对标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高站位系统性谋划好永嘉“十五五”发展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战略定位、指标体系和重点任务,把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政策等谋准、谋实、谋到位,高标准完成“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工作,同时推动工业、商贸、民生事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富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课题成果,为搭建“十五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打好坚实基础。谋深谋实“十五五”重大项目库,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化基础设施提升、科教卫创新等重点领域,继续做好430余个前期项目谋划储备工作,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十五五”规划。
监测经济运行
牢牢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24字要求,聚焦扩大内需、科技创新、强城兴村、改革开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六大方面,推动经济稳健向好,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城市能级持续提升,“三大差距”逐步缩小,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强化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分析研判机制,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常态化监测,科学研判经济运行态势,着力提高经济形势分析科学性和前瞻性,力争2025年全县GDP增长6%以上。
推动项目建设
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健全“三库三清单”项目管理机制,建立重大项目“一表统管”服务机制,安排实施重大开工、重大续建项目220个,带动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以上。运用好“4+2+N”重大项目前期谋划决策机制,进一步提升项目成熟度,推动形成重大项目梯队储备,争取部分条件成熟的前期项目转开工项目,不断扩充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盘子。建立完善重大项目专班推进机制,及时掌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托“双月攻坚”、“百日攻坚”等项目推进载体,全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以上。
全力争取要素
紧盯国家支持领域,瞄准资金投向,全面梳理各领域储备项目,做深做实项目储备库,让可行性强、成熟度高、带动能力好的“大好高”项目,更多纳入国家和省级盘子。优化要素专班运行机制,依托“1+9+X”组织架构,做好我县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专项债等重大项目全过程服务,牵头审批绿色通道,为重大项目争取落实用地、资金等要素资源保驾护航,力争全年向上争取资金10亿元。
聚焦产业创新
培育壮大新兴主导产业,系统推进新能源、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产业集群发展,发挥比亚迪、永嘉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面,做大高精尖医疗器械与健康装备产业。前瞻性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加快自动驾驶“一路三区”“低空+”应用场景打造,加快抢占低空经济、智能网联等新赛道。积极谋划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创建,以大平台集聚效应引领服务业产业发展;协同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镇街,全力推进服务业指标争先进位,力争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同比增长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