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县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卫健局的坚强领导下,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创建“三乙医院”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优质服务和医疗安全为核心,医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掀开崭新篇章。
以创建“三乙”为目标推动医疗服务水平提档升级
单孔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
2024年医疗业务各项工作成效明显。介入诊疗中心2024年2月正式启动,采用平台式管理模式,分成心血管组、神经血管组、综合介入组;首月完成检查+治疗65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7项,多项为县内首例手术,完成急诊手术31例。在全市二甲医院介入手术量和开展手术种类排名第一,医院内科外科化得到实现。
医院依托医防融合试点工作,承办永嘉县肿瘤防治中心建设,牵头推进肿瘤防治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防筛治养管”全周期肿瘤防治工作,成为2024年健康温州行动优秀案例,获批浙江省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永嘉县首个省级标准化安宁疗护病区),成为温州地区肿瘤防治联盟单位。目前已建立130名含北京上海杭州等高规格肿瘤防治专家成员库,与上海仁济医院肝胆外科开展科室共建合作。成立院内6组MDT团队,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31次。2024年以前列腺癌筛查为试点,完成前列腺癌筛查5623例,确诊74例,实施根治手术30例,实现县域肿瘤综合救治能力快速提升。同时三大救治中心稳步发展,六大共享中心持续推进。
人才建设引育并举学科建设再结硕果
出台《永嘉县人民医院专技三竞聘办法》,完善《专业技术人员权责管理办法》等;并落实科室定编定岗,对72个科室的各岗位完成岗位说明书的编制。积极储备医学人才,继续实施“医学人才待遇管理办法”。加大中层干部能力提升,以专业培训提高人才技术水平,深入推进楠江系列学术交流21期,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科研相关内容培训、病例讨论、新技术新项目推广等,培训4600余人次;成功举办学术周,5场学术培训活动,8台手术直播,全网累计观看达2.55万人次。
同时科教工作持续向好。积极筹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中心(GCP),完成GCP筹建方案(第四稿),确定专人负责GCP筹建工作,4人取得国家药监局高级研修院GCP培训考核证书,30余人取得浙江医院GCP培训考核证书,为医院科研发展做好铺垫。修订《科研管理工作制度》,完善《科研人才奖励管理办法》,加大职称晋升中科研、学术业绩量化评分力度,激发医务工作者主观能动性,并精准开展核心科研人员队伍培育。课题论文方面扎实推进:课题立项25项,结题2项,全年专利获批9项,均为实用新型专利。论文发表4篇,其中SCI3篇。立项并完成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7项,培训达到1600余人次。2024年医院荣获省脑卒中质控中心“科研优秀组织奖”。2024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申报41项,达到历史新高。
以协同共建为契机,共谱医疗合作发展崭新篇章
深入推进“山海提升”工程,开展同质化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以“订单式”派送专家破解“人才选派供需错配”难题,依托三级甲等医院管理模式。实施“一科一策”精准帮扶。2024年探索市县共建学科建设2.0版。以妇产科为试点,按照团队入驻并担任科室主任模式进行学科共建。
全面深化医共体建设发展,2024年基层门急诊业务大幅提升,同比增长11.78%。每月安排50余名专家到各分院进行坐诊查房、指导开展联合病房。碧莲、岩头分院的卒中分中心在总院的远程指导下先后实现县域基层单位脑梗死溶栓治疗技术零的突破,实现县域急救能力大幅提升。优化双向转诊服务中心,完善畅通双向转诊机制,总院设置专人负责预留一定的门诊专家号源以及住院床位,优先向分院开放,满足乡镇病人上转就医需求,为患者提供连续贯通的一站式咨询、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继续加强与医共体成员单位的交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完成模块化教学培训12期、参加2400余人次;连续四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合格率均是100%。统一核算系统,实现卫健局、总院、基层平台数据共享,提高财务分析数据支撑能力。
为特殊人群提供免费陪诊服务
2025年:全力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2025年,永嘉县人民医院将积极推行“健康中国”战略,坚定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聚焦学科建设与绩效提升,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力,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医院管理体系,增强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医院整体竞争力,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健康服务的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全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
深化党建引领擦亮廉政底色
拓展党建品牌建设的内涵。持续深化“医心向党”党建品牌,积极参与各级优秀党建品牌建设,提升医院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深化党建联建工作。以党建引领、支部共建、共谋发展为核心,深化“县乡村”医共体医疗党建联建工作,医院12个党支部与分院建立“一支部结对一分院服务一村居”的模式,协助分院提升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强化医院宣传与文化建设。切实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构建医院清廉堤坝,争取实现连续三年公立医院满意度全部达标。
提升人才建设拓展学科建设
完善三乙人才规划,大力开展柔性引进专家工作,高质量补齐高层次医疗人才稀缺短板,建成名医工作站不少于5个。修订《永嘉县人民医院医学人才待遇管理办法》。推进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引入第三方专业团队开展中层干部系统培训,重点提升干部素养及管理能力,全力打造医院多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
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思路,实施分层次学科建设工作,做好在建省级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在建市级重点学科神经内科,在建市级重点专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心内科、中西医结合心脑病专科建设期管理;继续争创市级专科1个。扶持普外肝胆科、肛肠甲乳科、中医科、肿瘤内科、脑外科建设。谋划做好精神卫生科、胸外学科、2个以上儿科专科建设,确保胸外科能够常规进行胸外手术。加大与相关院校和实验室合作,加大科研投入与考核力度,实现科研工作突破。
提升技术水平深化诊疗能力
牵头完成肿瘤信息化建设工作,建立肿瘤病人信息库并纳入全程管理,在前列腺癌筛查的基础上,新增甲状腺癌筛查纳入专项筛查范围,争创肿瘤中心建设永嘉样板。加速打造“一站式”健康管理中心,实施检前、检中、检后连续性服务,当好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管家”。打造“一站式”美肤中心,提供闭环美丽与健康管理服务。打造眼科中心,拓展眼科新技术新项目,保障“一老一小”眼健康。拓展口腔科服务,加强口腔正畸及儿童口腔治疗。
提升打造医院六大急救中心,启动标准版胸痛中心建设(第一期),规范创伤中心建设,提升卒中中心建设,筹划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血透中心,优化新生儿救治中心。完善急危重症救治流程。深化急诊医学专科联盟建设工作,优化提升卒中、胸痛、创伤分中心建设,加强医共体急救团队建设同质化管理,分批次开展急危重症能力提升培训,实现急危重症能力建设一体化。
优化服务品质提升就医体验
持续推进“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多措并举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持续推进全院9S精益管理,完善制度流程,塑造医院精益文化;优化医疗服务模式,深化节假日、夜门诊,继续推行预约诊疗和日间服务,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服务。开展“一站式”MDT服务,统筹医疗资源,落实多学科诊疗制度,针对肿瘤、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疑难复杂疾病等,优化会诊、多学科协作(MDT)诊疗、双向转诊医疗服务模式,为疑难复杂疾病尤其是为肿瘤疾病患者提供“一站式”MDT服务。完善慢病管理中心,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水平,为慢病患者提供科学、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关注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组织医务人员到社区、村庄进行知识讲座,推进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防治,提高两癌筛查率和筛查质量。强化护理优质服务,开展无陪护服务病区试点工作,落实1+X无陪护病房优质服务,提供可选择多元化需求照护服务。
深化院际合作强化精密精准
探索“校院”合作新模式,重点拓宽合作途径、拓展合作专业与领域,开展院校双方科研项目。进一步深化与上海仁济医院肝胆外科学科共建,拓展与省市三甲医院学科共建、管理合作,多管齐下探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新模式、新路径。深化山海提升、两院合作工程项目,根据两院合作发展实际,针对3342X实施点单式精准帮扶,继续深化人员同质化管理、学科共建,重点打造肿瘤内科、胸外科,提升消化内科、肾内科、急诊科建设。加大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大对13家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帮扶与指导力度,实施差异化帮扶计划,完善医共体内信息赋能,推进永嘉县重点疾病医防融合路径化管理、永嘉县医共体急诊平台建设,有效促进管理效能提升,有效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推进医共体向健共体迈进。